疾管署9日表示,國內發生福氏內格里阿米巴腦膜腦炎死亡病例,為北部30多歲女性,病發後7日死亡。對此,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熱帶醫學科主任嵇達德分享,感染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死亡率可達97%以上,潛伏期為1至9日,但不用過度恐慌,除了避免游泳時嗆水及將頭泡入水中,下水前也要先洗腳再入池,不要將泥沙帶到池中。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內發生福氏內格里阿米巴腦膜腦炎死亡病例,為北部30多歲女性,近期無國外旅遊史,發病前曾前往室內親水設施遊憩,7月26日出現頭痛及肩頸僵硬症狀,後續出現發燒、畏寒、頭痛、頸部疼痛抽搐就醫,後續病程進展快速,於8月1日死亡,經採檢確診為「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Naegleria fowleri)」感染所導致的腦膜腦炎。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也邀請嵇達德分享專家看法。
嵇達德指出,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的感染方式很特殊,可經嗆水或粉塵吸入等在偶然的機會下進入鼻腔,吸附在嗅上皮組織上,沿著嗅神經軸爬行進入腦部,進而引發原發性阿米巴腦膜腦炎,簡稱PAM(Primary Amoebic Meningoencephalitis),死亡率可達97%以上,潛伏期為1-9天(平均5天)。但其他如喝下受污染的水則一般不會被感染,經傷口感染的機率亦很低。
嵇達德說明,感染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的初期,與細菌性及病毒性的腦膜炎初期很難區分,常常是在病患死亡進行解剖後,經由腦部病理檢驗或做分子檢驗才發現是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感染致死。一般不用免疫學檢驗是因為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感染病程很快,病患常在7天內死亡,抗體還來不及產生,免疫學檢測不準確。
嵇達德補充,在台灣非細菌及病毒性的腦膜炎較少做死亡後腦部解剖,而美國病例較多,可能與死亡後腦部解剖的檢驗的比例較高有關。若病患死亡後不解剖腦部,但能抽取脊隨液進行分子檢驗,將可幫助釐清非細菌及病毒性腦膜炎死亡的原因。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嵇達德認為,一般民眾不用過度恐慌,透過此次事件,呼籲民眾要去了解如何正確使用游泳池及溫泉等娛樂用水,避免游泳時嗆水及將頭泡入溫泉或SPA水中,並避免污染水源,例如進入游泳池及溫泉前要先洗腳再入池,不要將泥沙帶到池中。
嵇達德也建議,經由此事件,政府應確實督導游泳池及溫泉等相關親水設施業者,做好定期教育訓練,確保業者要遵守法令作定期的水質檢驗和清潔維護,並加強民眾宣導。相關業者也應確實依循法令,進行水質檢驗與維護,確認各項設施不會污染水質,建立避免水質污染的標準操作程序與適當的消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