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致敬3/讓孩子在水裡像條魚!荷蘭游泳教育在親水中學自救

▲「像一條魚」創辦人張景泓提倡,在安全無虞的情況下,應該勇於讓孩子到踩不到底的開放海域,練習自救技能。(圖/記者葉志明攝影)
記者陳詩雨/專題報導-2023-09-13 19:01:19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沒有泳衣、蛙鏡和泳帽,就穿著平常的便服和鞋子跳入游泳池,這樣的畫面在台灣幾乎難得一見,卻是荷蘭最基本的游泳課程。荷蘭因為有五分之一的國土低於海平面,甚至有近一半的土地只高於海平面不到一公尺,到處都是水、湖泊、運河,因此相當重視防溺與自救。

當小朋友滿5歲以後,家長就有義務幫孩子報名游泳課程,讓他們從小就能親近水、克服對水的恐懼,並享受水中娛樂的樂趣,同時學習各種防溺技巧。這些游泳課程強調模擬各種掉入水中的情境,例如倒退掉入水中、正面落水、船隻翻覆等。因此,學童們必須在踩不到底的游泳池中學會自救,並經過測試取得游泳證照「Zwemdiploma」,以便分級能力。若未通過最基本的A級,即使是大人在有救生員的游泳池游泳,也必須使用臂圈。

荷蘭證照分ABC三級 學習自救是重點

「在荷蘭游泳證照中最簡單的就是A級,但A級的程度在台灣,不要說小朋友甚至是大人,可能很多都沒辦法達成。」在台灣推行荷蘭式游泳教育的救生員張景泓表示,荷蘭的游泳證照一共分為ABC三級,其中最基本的A級,考試內容包括在深水池中完成不戴蛙鏡游泳、踩水、跳水、著衣入水以及潛入水中穿越障礙後再獨立爬上水上漂浮物等關卡,「完成這些基礎考驗的很多都年僅5、6歲。」

張景泓指出,更進階的B級和C級,除了加強訓練游泳體能外,著衣入水環節還會從穿著夏天的衣服,進階到長袖以及厚重外套。「他們著重的是遇到狀況時的能力,而不是在於你游泳的姿勢正不正確、游得夠不夠快。」

▲荷蘭游泳證照「Zwemdiploma」的考試內容,包含學童必須穿著常服潛入水底,然後穿越障礙物。(圖/Nationale Raad Zwemveiligheid YT頻道提供)
台灣雖然近年來持續推行游泳與自救,但相對於荷蘭,技能要求顯得相對簡單。以「全國中、小學生游泳與自救能力五級基本指標」為例,國小畢業生所需具備的能力僅包括「游泳前進15公尺、水母漂30秒、仰漂或立泳15秒以上」,且教學場地都在踩到底的游泳池。此外,相較於防溺意識,教練和家長們更關注的是泳技和泳速。

泳池深度不夠、重泳技輕防溺 面對開放水域易慌亂

「台灣家長最常問的是,我的小孩什麼時候可以學會游泳?」

張景泓感嘆,即使台灣近幾年來開始重視學童水中自救能力,但社會風氣仍大多採「競技式教學」。教練大多在學生學會基本的水母漂、仰漂等技巧後,就把教學重心移到「四式的養成與正確性」,也就是把重點放在自由式、蛙式、仰式和蝶式的游泳技巧、泳姿和速度,而真正投入自救能力的教學時間相當短暫。

另外,台灣游泳池的深度普遍落在120公尺到150公尺之間,輕易就能踩到或是用腳尖蹬到水底,造成不少民眾「誤以為自己很會游泳」,但一旦到了開放水域發現踩不到底,就會驚慌失措導致溺水,張景泓表示,「這就是所謂的『善泳者溺』。」

張景泓說,當今教育應翻轉思維,把「如何安全玩水」作為教學核心,而非把學生們都當成選手培育。就算台灣的教學環境不如荷蘭開放,但仍能嘗試在孩子們具有一定基礎後,就帶到深水池或安全的開放水域,練習在踩不到底的狀況下僅靠韻律呼吸、水母漂與仰漂撐2分鐘以上。唯有如此,才能在意外落水時,爭取到更多救援時間。

▲「像一條魚」創辦人張景泓認為,當小朋友有一定的游泳基礎後,就可以嘗試到開放水域,體驗踩不到底的感覺。(圖/記者葉志明攝影)
泳渡澎湖灣大使籲:「勇於挑戰深水池,游泳不該只是一項才藝。」

鐵人三項游泳教練、同時也是今年「泳渡澎湖灣」賽事大使的許汶而也認為,台灣的游泳教育都在踩得到底的游泳池完成動作,與實際落水時的情況根本不符,「做半套、做表面,其實什麼也沒學到。」

她建議民眾在學會基本的游泳技能後,應該勇於挑戰深水游泳池,因為只有在踩不到底的環境下反覆練習,才可能培養出在開放水域中,應該具備的水性與自救能力。

此外,許汶而表示,部分深水游泳池業者,則可以考慮適度降低使用門檻,而非一定要具備特殊證照或經特定的考試認證,才能使用深水池,讓民眾有更多克服深水恐懼的機會。而教育層面上,更不能再把游泳只當作是一項才藝,應該視為是一門重要課程。

▲鐵人三項游泳教練許汶而建議,民眾在學會基本的游泳技能後,應該勇於挑戰深水游泳池。(圖/取自Pexels圖庫)
不只荷蘭 日本防溺教育從小教起「游泳不是才藝是生命教育」

「日本人把游泳視為是生命教育的一環,是0到100歲的人都應該要會的一項技能。」在日本伊藤萬游泳學校擔任教練的劉明利說,同樣是四面環海的島國,日本是將游泳視為人生每一階段都要常態性學習的運動,因此很多小朋友在嬰兒時期就會開始學游泳,以寓教於樂的方式培養親水能力;到了幼稚園階段,就會導入著衣入水。就算進入求學階段,「游泳課與國文、英文等課程,也都會是一樣的教學比例。」

▲在日本,「著衣入水」學游泳是必備的課程之一。(圖/伊藤萬游泳學校提供)
不過在台灣,游泳卻經常性的與珠心算等才藝畫上等號。家長往往只要求學科成績,卻不會要求孩子必須學會游泳、懂得防溺,「反正不要隨便跑去玩水就好了」,只有在寒暑假,為了消耗孩子的體能或是打發時間,才會幫孩子報名游泳班。

為了符合教學期待,游泳教練慣性會以「能游多少公尺」、「多久內可以游完一定距離」當作教學標準,這些都和日本「先學自救,再學游泳技能」的態度有明顯落差。

台灣游泳池的設置率、開放性、深度等硬體設備,雖然無法與他國相較,但防溺與自救教育不該為此畫地自限,只有觀念轉換,讓孩童可以從小親水、近水與進水,防溺向下紮根,將水中自救作為生活必備的求生能力,才有可能從根本降低溺水率,讓四面環海的台灣成為真正的海洋國家。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更多「迎向海洋國家」相關新聞。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