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國中小新住民語文課程,教育部推動「新住民語文級別評估機制」,掌握新住民學生學習起點,進一步延續母語價值,增進文化認同,並凝聚家庭向心力。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委請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研擬「新住民語文級別評估機制」,若學生在第一次選習新住民語文課程時已具備聽說讀寫能力,則可申請級別評估。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教署說明,級別評估是一種安置性評量,更能掌握學生學習起點,獲取學生語文能力客觀指標,並做為選習新住民語文冊別及適性分班的依據。
國教署提到,桃園市同德國小學生阮志剛於111學年度通過越南語級別評估並進行優位增班,阮同學第一次選習越南語課程,教材冊數就直接升級至第5冊,也帶動其學習力,並在各科皆有優異表現。
阮同學說,每年暑假都會到越南與親人相聚,希望將來利用語言優勢回到越南從事電子產業相關工作。
而國立竹北高中學生鄭宇昇的母親來自越南,鄭同學平常會用越南語與家人溝通,也以「半個台灣人、半個越南人」為榮,目前他規劃持續參加越南語中高級檢定考試,期勉自己擁有更寬闊的世界觀,更能理解與包容多元文化。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外,台東縣育仁中學學生楊孟樺的母親同為越南人,受到媽媽正面影響,即將要就讀法律系的他希望持續學習越南語,盼未來若有新住民面對法律問題時能提供相關扶助。
國教署辦理新住民語文課程級別評估後設觀察,顯見新住民子女的在校表現、自我及文化認同皆與家庭成員互動呈現正相關,讓新住民子女聽懂父母的原鄉語言,也讓家庭成員擁有良好互動,凝聚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