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呂欣憓曼谷26日專電)泰國前總理戴克辛流亡海外數十年,預計今年8月返國。戴克辛當年挾著高人氣上台,卻因為濫權貪汙被迫下台甚至流亡,而綜觀泰國20多年來的政治發展,無一不和戴克辛息息相關。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戴克辛(Thaksin Shinawatra)出身泰北清邁,有華人血統的他甚至有個華文名字叫丘達新。戴克辛曾經擔任過警察,後來開始經營生意和創業,逐步成為泰國的電信大亨。
2001年戴克辛代表泰愛泰黨(Thai Rak Thai)當選總理,他以其獨特的個人魅力以及靠自身努力而創業成功的故事橫掃泰國社會。戴克辛競選時喊出打擊貪污、毒品和貧窮的口號,上台後設立農民貸款制度以及號稱30泰銖就可以看病的健保制度,贏得農民和中低收入階層的支持,以農民為多數的泰國東北地區被視為戴克辛的鐵票區。
但都市中產階級批評戴克辛箝制媒體以及侵害人權,2004年泰國南部發生穆斯林分離主義份子的叛亂,戴克辛制定戒嚴法,有人批評他的鐵腕政策讓暴亂更嚴重。
儘管如此,戴克辛的聲勢仍扶搖直上,在他任內泰國迅速還清97金融風暴的龐大外債,股市起死回生,房地產價格蒸蒸日上。2005年大選,泰愛泰黨成為泰國民主史上第一個單獨拿下過半席次的政黨,拿下377席,占國會總席次超過75%,戴克辛成為當時泰國民主史上第一個做滿4年任期又再連任的總理。
然而戴克辛的強悍作風引起政敵不滿,反戴克辛的勢力逐漸集結,2006年戴克辛家族把家族旗下新集團(Shih Corporation)的電信服務公司AIS的大量股份出售給新加坡國營投資公司淡馬錫控股,但傳出戴克辛家族未繳納任何交易所得稅,引起眾怒,還有人批評戴克辛家族把通訊衛星等國家資產出售給外國政府。
反戴克辛陣營抓到把柄,2006年初開始幾乎每個星期就在曼谷辦一次大規模的示威抗議活動,以癱瘓戴克辛政府,要求戴克辛下台。
在強大的政治壓力下,戴克辛只好在2006年1月宣佈解散國會重選,在野黨杯葛此次大選,2006年3月泰愛泰黨仍舊囊括了57%的選票再度勝選,4月戴克辛見了泰王蒲美蓬(Bhumibol Adulyadej)之後,宣佈辭去總理一職成為看守內閣,直到選出新總理為止。
同年9月19日,泰國軍方發動政變,當時在紐約參與聯合國大會的戴克辛被解職,軍方接管行政部門,戴克辛流亡海外。2008年初戴克辛短暫回到泰國,之後又再度流亡海外。戴克辛隨後因為多起貪污案被泰國法院判處超過10年有期徒刑。
戴克辛作風爭議,評價兩極,支持他的民眾認為他照顧了廣大的中低收入階層,但也因為頂著高人氣上台,戴克辛遭批評濫用權力。當時有學者認為,戴克辛在上任之後,不斷的貪污和濫權,雖然仍受歡迎,但同樣也對民主造成傷害,也有人認為,戴克辛當時的執政,越來越走向一黨專制的局面。
戴克辛流亡海外這10幾年,儘管人不在泰國,卻仍深深影響著泰國政治,在往後每次國會大選中,總是有選民高喊支持戴克辛、想念戴克辛等口號。2008年短暫擔任總理8個多月的薩瑪(Samak Sundaravej)和接任的總理頌猜(Somchai Wongsawat)都是戴克辛的人馬,頌猜甚至是戴克辛的妹夫。
2010年民主黨(The Democrat)執政期間,支持戴克辛的泰國紅衫軍「反獨裁民主聯合陣線」(UDD)認為政府有軍方介入,發起多次抗議活動,訴求解散國會眾議院,重新進行大選,支持政府的黃衫軍和紅衫軍在街頭對峙,隨著局面漸趨嚴峻,時任總理艾比希(Abhisit Vejjajiva)下令軍方鎮壓,造成80人以上死亡。
2011年戴克辛的胞妹盈拉(Yingluck Shinawatra)代表泰愛泰黨的繼承者為泰黨(Pheu Thai)擔任總理,2013年為泰黨積極推動總括式特赦案,目的之一是為流亡海外的戴克辛解套,但引起大批民眾上街反對,甚至集會示威演變成「推翻盈拉政府」、「終結戴克辛政權」。
儘管後來特赦案遭到否決,但已為盈拉政權敲響了警鐘,2013年底盈拉宣布解散國會重選,2014年2月的大選卻遭到憲法法庭宣判無效,同年5月盈拉被憲法法庭判定濫權並被解除職務,結束了2年多的總理生涯,軍方隨後發動政變接管政權。2017年盈拉逃出泰國,步上了和哥哥同樣的流亡之路。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泰國社會經過數十年來的發展,早已不是當年戴克辛執政時期的模樣,年輕世代更在乎公平、正義、施政透明等議題,甚至大膽提出改革王室的想法,而戴克辛牌的失色可以從今年5月的國會大選看出來,盡管戴克辛推出么女貝東塔(Paetongtarn Shinawatra)參選,試圖吸引他的支持者,但仍不敵前進黨(Move Forward)的改革理念,只能成為第二大黨。
睽違15年,戴克辛在8月究竟會不會重新踏上泰國國土,各界都在拭目以待,而他若真的返回泰國,是否又會引起另外一波政治動盪,也非常值得持續觀察。(編輯:韋樞)112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