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大學費補助要配套!青年爭高教平權、籲候選人提政策

▲多所大學的學生今(30)日召開記者會,呼籲大學退場與私校補助應並行,候選人應提出高教政策。(圖/記者李琦瑋攝,2023.06.30)
記者李琦瑋/台北報導-2023-06-30 12:04:48
行政院昨天通過「拉近公私立學校學雜費差距及配套措施方案」,減免私立大專學雜費3.5萬元、公私立大專經濟弱勢學生加碼補助1.5萬至2萬元等,預計112學年下學期、明年2月實施。多所大學的學生今(30)日召開記者會,呼籲大學退場與私校補助應並行,政府應完善學費補助與高教環境,候選人也應提出高教政策規劃方針。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輔仁大學社會系學生黃敬棠指出,身邊許多同學雖然家中經濟因難,但因未達補助標準,只能以學貸、在學時期不停打工等方式,才能维持大學生的生活,而教育理應是階級流動的「平等」機會與選擇,不該因學費差異成為拉大階級差距的幫手,平等的教育成本是社會與國家的共同責任與想像。

因此他認為,除了補助政策外,政府也必須正視台灣高等教育品質的問題,私校學生本身已經付出更多學費,但得到的資源、教育品質卻仍落後於國立大學,所以,大學退場與私大補助政策應同步進行,以實現教育資源的平衡分配,政策效益才會提高。

文化大學學生會長陳祐竣提出,在城鄉資源分配不均情況下,私校的學雜註冊費一年10幾萬元,再加上住宿費、生活費,每年粗估需花費25萬,因此補助私立大學生確實是一種方式,也可以讓許多家庭減輕負擔,但重點在於政府必須做好監督工作,避免學校拿了補助後又調漲學雜費,或用各種方式再收取額外費用,讓學生權益受損。

國立東華大學蘇姵亘說,自己雖就讀國立大學,卻也十分支持這項補助方案,但據近幾年的數據顯示,台灣公私立大學的學費皆只有微幅調整、幾乎凍漲,學生卻常聽到許多大學為了收學費花招百出,如何以法令政策解決校方以不合理的名目加收費用,是公私立大學都該重視的問題。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陳方隅表示,台灣現行的高等教育體系就是標準的劫貧濟富,佔比較少數的公立大學拿走絕大多數的補助,平均每位學生獲得的教育經費以及政府助額都是私大的3倍以上,此次補助可視為一種重新分配,本質是「一次性的補助,降低入學門檻負擔」,讓私校學生少背一點學貸。

陳方隅說,希望政府好好地對高等教育體系的各種問題,各候選人應認真討論整體高教資源如何合理配置與使用,怎麼樣改善整個體制、因應少子化、減低學用落差問題等等,依照短中長期目標,完整的提出政策規劃方針,或許會更有助於宣傳以及政策推動。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