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矚目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法在七月一日將正式上路,這次會有那麼多討論,一方面是政府在歷次打房政策中,多數以緊縮銀根、提高持有或移轉成本等型態呈現,本次相當罕見針對特定標的與對象,設下非經許可不能移轉的規範。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二方面在於,六月中旬央行雖未升息,卻針對房市宣布包括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以及新竹縣市等特定地區實施二房限貸,亦對銀行要求房市個別管制措施,為市場投下變化球;此時平均地權條例修法上路,兩大政策同時登場,究竟誰要倒大楣?誰又能如如不動?房市的長線影響為何?都是民眾關注的焦點
目前各方一致認為,預售市場會是第一波苦主,其中又以即將交屋、前棟貸款未清、同時購買多戶、找不到關係人協助貸款的購屋人影響最大,要是手上資金不足,建商沒打算給個方便,還真會陷入焦頭爛額的窘境,要不含淚退屋,要不含淚賣房,這是推估短期價格會下修的主要理由。
只是這種情況發展下去,預售市場終將走入短空長多格局,根據政策規範推演,在沒有意外的狀況下,底氣不夠的投資客會退出預售,留下持有時間長、財務狀況穩定的自用或置產型買方;投資客無法短期套利退出後,意味著以後很難看到降價拋售,因為不能廣告,有狀況的買方除非符合特殊條件,不然一律退回給建商,民眾要買新房,就回歸向業者購買,建商將擁有更大的價格主導權,預售必然變得更為封閉,進入門檻亦會更高。
另一個受影響的,無疑是豪宅市場。
對於豪宅客戶來說,資金並非關鍵,畢竟豪宅限貸令從央行實施選擇性信用貸款以來,就只有更嚴,沒有更鬆,打豪宅衝擊對象少,輿論觀感好,做為打房有效與否的最簡易民間版社會指標,豪宅一向有其重要性;只是平均地權條例讓過往透過公司等私法人型態買豪宅的高端資產客,資產布局被打亂;姑且不論內政部統計有將近六成的私法人買住宅僅持有不到一年,對高資產族群而言,私法人買房不僅具有節稅功能,亦因其不像自然人有情感、失能、死亡等種種變數,持有資產穩定性高,方便長期規劃的優勢,可以預見的是,如果有需求,私法人可能還是會繼續買買買,只是對象從住宅轉向其他標的,豪宅會不會有其他的發展方向,會是個有意思的觀察點。
除此之外,其他會倒楣的,過往經驗多是沒有自己充分理解新規範,資金又沒有那麼充裕的族群,這些錯殺也就只能怪自己,不能怪別人。
說了這麼多,或許有民眾納悶,這幾年看下來,打房政策琳琅滿目,似乎無助於房價降到民眾買得起,但換個方向想,當政策工具已經精銳盡出的時候,效果還是不如預期的原因在哪?究竟是預期方向錯誤?抑或是政策方向錯誤?
一路看下來的最大心得,莫過於看清了所謂法規、命令或管制,縱然對象各不相同,影響也不一而足,能夠確定的是,向來不變的就是打窮、打懶和打不長眼;冷眼旁觀,毫不戀棧,卻能悶聲發財的,才是最深不可測的。
講起來,人生好像很多事都是道理相通,到最後也只有自己的累積,才能帶自己全身而退。
●作者:徐佳馨/住商不動產企研室經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 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