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教學法的十大原則 養出更獨立、快樂的孩子

蒙特梭利教學法的十大原則 養出更獨立、快樂的孩子
健康醫療網-2023-06-25 10:31:00

1.預備好的環境

我在藍花楹蒙特梭利學校每週帶八個班,而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在孩子抵達之前完成,那就是─細心準備環境。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我會為孩子設計相應程度的活動,讓他們試圖挑戰並熟練,但不會困難到讓他們放棄。
  • 我會確保孩子都有需要的工具可以達成任務,例如:找他們拿得動的托盤、放幾塊可用來擦拭髒汙的乾布、準備好足夠的藝術教具方便他們可以重複練習,以及兒童尺寸的用具,比如在餅乾上塗抹配料的奶油刀和最小尺寸的水杯。
  • 我會坐在地板上從孩子的高度檢視環境─在牆壁低處掛藝術品讓他們欣賞、把植物放在地板上或矮桌上請他們照料。
  • 我會細心打造簡單又漂亮的空間,例如:清除空間內的所有雜物,設置幾個精心挑選的活動,並確保架上的活動材料皆是完整、無缺件的,好讓孩子可以順利地獨立工作。
「預備好環境」與「打掃教室」是全然不同的感覺。預備環境的目的是為了盡可能地吸引孩子,讓他們可以自由探索和學習。事實上,我們可以在任何空間為孩子打造一個細心準備的環境,比如:教室、家、度假小屋或戶外空間。

2.對學習的天生渴望

蒙特梭利博士發現孩子擁有一種內在的學習動機:嬰兒學習抓取物品,反覆嘗試學習站立,最後他們學會了走路,以上這些都是他們在「環境支持」下所自行完成的。因此,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學習說話、閱讀、寫作、數學以及探索他們周圍的世界。

孩子探索過程中所發現的東西,尤其是在「精心打造的環境」中,更能讓孩子產生好奇心並熱愛學習;孩子不需要「被指引」,才能去探索環境。

在蒙特梭利教室裡,不同年齡的孩子一起學習(混齡教室)。年紀小的孩子可以透過觀察比他們大的孩子來學習,而大孩子也可以透過幫助比他們小的孩子來強化學習。

孩子的「工作」就是遊戲,只要大人用對方法,他們都是天生具有好奇心的學習者。

3.親手操作、具體學習

「這麼說好了,在沒有雙手的協助下,兒童的智力可以發展到一定水準。但是,如果智力與雙手一起發展,那麼就能達到更高的水準,孩子的性格也會更堅強。」─瑪麗亞.蒙特梭利博士,《吸收性心智》

「雙手」以一種具體的方式吸收資訊,並傳遞給大腦。聽或看是一回事,但是當我們在聽或看時結合雙手的運用,就能促進更深層的學習,如此一來,能讓我們從被動學習轉向主動學習。

蒙特梭利教室裡準備的教具精緻又有趣,讓孩子深陷其中,並用自己用雙手展開探索。

我們也為幼兒提供觸覺學習體驗,例如:讓他們拿著一件物品,同時告訴他們該物品的名稱、提供各式美麗的藝術素材給他們探索、準備好玩的素材讓他們開啟和關閉(如魔鬼氈、拉鍊、鈕扣),或者讓他們在廚房一起準備食物,像是用手指挖麵團或用奶油刀切香蕉。

另一個動手學習的例子,則是在蒙特梭利教室裡我們為三到六歲兒童所準備的數學教具:一顆金色的小珠子代表「1」、十顆珠子代表一串「10」、由十串十顆珠子組成的一片「100」、十片100 代表「1000」。

利用這些教具,孩子就可以練習加法。例如:如果要計算「1234 +6432」的總和,他們可以去拿一塊千、兩片百、三串十以及四顆珠。然後以相同的方式取來6432。當他們加上去時,眼前會出現七塊千、六片百的墊子⋯⋯,以此類推。也就是說,孩子可以具體地看見並拿著這些量,而不像大部分的孩子是以抽象的方式在紙上學習加法。

隨著孩子進入小學高年級,他們就能漸漸在這個具體的基礎上,發展出抽象的學習方法。他們將不再需要這些教具,但是如果想重溫,隨時都可以取得。

4.留意敏感期

當孩子展現出對某一個領域,例如:運動、語言、數學、閱讀特別感興趣時,就稱為「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這是形容孩子在某特定階段/月齡學習某種技能或概念時,特別能心領神會,而且輕而易舉、毫不費力。

因此,父母可以觀察孩子正處於哪一方面的敏感期,並設計適當的活動來鼓勵他們發展這些興趣。當幼兒開始模仿父母的某些詞彙時,就知道他們正處於「語言的敏感期」,此時可以集中精神提供常用的新詞彙讓他們練習。

另外,喜歡爬桌子的幼兒則很可能處於「運動的敏感期」,因此他們需要練習這些技能。父母可以用枕頭、毯子、平衡且可以攀爬的物品設計一個障礙賽,而不是默許他們爬上家具。

下一頁的表格提供了一些例子,讓父母參考當孩子處於敏感期時,可以如何協助他們滋養興趣。

NOTE有些人會擔心如果錯過敏感期,例如閱讀敏感期,那麼孩子在學習閱讀時會有障礙。事實上,他們依然能學會閱讀,但是需要更多有意識的努力,類似大人學習外語的狀態。

5.無意識的吸收性心智

從出生到六歲左右,孩子能毫不費力地接受資訊;蒙特梭利博士將此稱為「吸收性心智」。從出生到三歲,他們完全是「無意識」地在吸收與學習。

幼兒輕而易舉的學習天分,給了父母機會,同時也伴隨著責任。「機會」是指孩子很容易吸收周圍的語言(建立豐富的詞彙和理解),包括父母如何使用家具和物品(小心愛惜為佳)、如何對待他人(尊重且親切為佳)、把東西放在哪裡(建立秩序),以及圍繞在他們身邊的美麗環境。

「責任」則是因為正如蒙特梭利博士所提出的:海綿會吸收乾淨的水,也會吸收髒水;也就是說,孩子會像吸收正面經驗一樣容易吸收負面經驗,他們甚至可以吸收父母的感覺和態度。比如:當我們對掉了東西而自責( 而不是原諒自己), 或者我們顯現出「定型心態」(Fixed Mindset)而不具備「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像是認為自己不擅長繪畫,卻不認為可以透過不斷精進技能而學會。

因此,身為大人的我們應該警惕自己,在年幼的孩子面前,應盡可能做出積極正面的榜樣,提供美麗又善意的一面,讓他們吸收。

6.自由和紀律

曾經我聽過有人說:「蒙特梭利學校不是都不用管孩子,讓他們做喜歡的事嗎?」還有人說:「蒙特梭利學校是不是非常嚴格?孩子好像只能以特定方式使用教具。」

事實上,蒙特梭利處於中間的位置,介於「放任」和「專制/獨裁」之間。

在學校或家裡,我們可以為孩子擬定一些生活規則,讓他們對自己、別人和周圍環境學會尊重和責任,亦即在這些規範內,孩子有選擇、行動和意志的自由。

在蒙特梭利學校,孩子可以自由選擇自己想做的活動(前提是有開放使用),可以自由休息或觀察其他孩子(前提是不打擾其他孩子),可以自由在教室裡活動(前提是要能尊重周圍的人)。在這些規範之內,我們在一旁陪伴孩子,並相信他們會按照自己的步調發展。

在家裡,我們可以讓孩子自由穿著打扮(前提是符合季節氣候)、自由做點心享用(前提是他們願意坐下來吃)和自由表達自己的意見(前提是不傷害他人或家中物品)。

然而,有些人擔心「孩子怎麼會知道該做哪些事呢?」或者「我們一直把重心放在孩子身上,不會寵壞他們嗎?」我並不是建議父母讓孩子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身為父母,我們可以清楚地告訴孩子什麼是被期待的行為與被遵從的準則,並且在必要時刻制定「愛的紀律」:如果孩子傷害了別人或自己,我們會介入;當孩子不想離開公園,我們會溫柔地引導。在我們學習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時,我們也在向他們示範如何相互尊重,以及關心他人(包括身為父母的我們)和環境。

總的來說,蒙特梭利教學法給予孩子有限度的自由。

7.獨立和責任

「讓我能自己做。」(Help me to help myself.)

在蒙特梭利教育中,孩子會學習變得非常獨立。我們讓孩子學習獨立,不是為了讓孩子盡快長大(請讓孩子快樂當個孩子),而是因為孩子喜歡獨立自主的過程和感覺。

孩子希望學會更多事,做出貢獻,成為家庭、教室和社會的一分子。當他們自己穿上鞋子、把東西放回原處,或是幫助朋友時,臉上會顯露滿足的表情。當他們可以自己完成一件事,而不必因為別人擅自把T 恤套在他們頭上,或是被毫無預警地扔進浴缸洗澡而用力反抗,他們就能較為平和。

在獨立的過程中,孩子學會了如何負責照顧自己、他人和環境。孩子能學會如何小心翼翼地處理脆弱的東西、如何向朋友提供幫助、如何愛護自己的物品。他們會知道在傷害別人後該如何做出彌補,以及如何照顧植物、教室和周圍的環境。

相信我,以上這些,甚至連學走路的幼兒也做得到。

8.尊重個人發展

每個孩子都必須按照自己的步調發展。

蒙特梭利不僅尊重每個孩子獨特的發展路程,也理解孩子具有不同的能量水準,會在不同的時刻發揮專注力。

孩子有不同的學習方式,例如:單用視覺、聽覺、觸覺或多種感官並用。另外,有些孩子喜歡一再重複,直到他們熟練某項技能;有些孩子主要透過觀察別人來學習;有些孩子比其他孩子更需要活動。

蒙特梭利尊重每個孩子不同的學習方式,並且支持他們的個人發展。

9.尊重

蒙特梭利的教師非常尊重孩子,他們會以對待大人的方式對待孩子;從他們對孩子說話的方式就可以看得出來。此外,如果他們需要碰觸孩子,會先徵求同意,例如「你同意我把你舉起來嗎?」同時,他們尊重孩子用自己的方式發展。

然而,這不代表大人可以不用負責。在必要時,大人會制訂規範,但這些規範不該毫無根據或強制執行,應該秉持尊重,同時堅定立場。

10.觀察

「觀察」是蒙特梭利教學法的基礎。作為蒙特梭利訓練的一部分,我們花了超過兩百五十個小時的時間觀察嬰幼兒。我們在訓練自己拋下分析的欲望,不要妄下結論,捨棄偏見及對孩子、事情先入為主的觀念。

這樣的「觀察」僅代表像牆上的攝影機一樣觀察。實事求是,只記錄親眼看見的東西:孩子的動作、語言、姿勢、行為等。

透過觀察,我們可以看見孩子現在的「確切位置」、能幫助我們看到孩子正對什麼感興趣、正在努力熟練什麼事以及他們的發展進程。我們也會知道什麼時候該介入,為他們制定規範或提供幫助,以及何時再次退到一旁,繼續守候他們。

蒙特梭利
本文摘選自《蒙特梭利1-3歲教養全書》,采實出版。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824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