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團推教師不餵藥 家長團體籲勿因噎廢食、幼教師盼檢討體制

▲新北市私幼餵藥案延燒,有教團推教師不餵藥,但也有教團、家長團體呼籲勿因噎廢食、因小失大。(示意圖/取自Pixabay)
記者李琦瑋/台北報導-2023-06-23 10:00:00
新北市私幼餵藥案延燒,幼教團體不忍幼教師被汙名,日前發出聲明表示,在尚未釐清事情真相之前,暫時停止幼兒園及教保人員進行餵藥行為;家長團體則認為,事件起因跟餵藥行為是兩件事,不該因噎廢食,並建議家長訓練孩童服藥。幼教師則建議藉由此案,檢討幼教師勞動條件差、師生比過高的體制問題。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憂教師被汙名 教團發起不餵藥行動

餵藥案爆發後,許多縣市開始加強稽查幼兒園,不少第一線幼教師在「靠北,幼教老師也是人」臉書粉專發表看法。一名幼教師表示,當面對教育局人員的稽查,彷彿像被審案一樣「你們是怎麼餵藥的」、「你們知道藥的成分嗎」?「能不能讓我們幫忙的有價值一點有尊嚴一點,再這樣下去受害的也只有這些無辜的孩子啊」。

中華民國幼教聯合總會日前聲明表示,鑒於目前各方政治人物的紛紛擾擾及政府無具體保護孩子、教保人員的作為之下,因處方藥物具專業性,教保人員並不具備醫療專業知識,所以在尚未釐清事情真相之前,希望各縣市理事長協助轉達會員,暫時停止幼兒園及教保人員進行餵藥行為,做到「幼兒生病不入校、老師不餵藥」。

幼教總會表示,懇請中央介入調查,早日讓真相水落石出,這樣不僅可以讓全國幼兒園及家長共同守護幼兒健康,也能還給現場老師及教保人員清白。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表示,近日接獲國小一、二年級教師反映,有家長要教師幫孩子餵藥,但孩子中午若飯吃太慢、匆忙放學,常常一忙就忘了餵藥,或者孩子忘了把藥帶回家,結果引起家長不滿,責怪教師害孩子延誤療程,換來家長白眼及謾罵,甚至認為教師不盡責。建議藥物使用並非教師專業,應回歸家庭管理,家長應訓練孩子自己吃藥,在教育部未明確規範前,教師應停止幫忙家長在校餵藥。

家長團體:勿因噎廢食

教育部指出,《幼兒教育及照顧法》第12條已明定教保服務內容,包括提供衛生保健安全之服務及教育,因此,教育部於「幼兒教保及照顧服務實施準則」第11條第2項至第4項明定幼兒園要訂定託藥措施,及就託藥進行相關規範。

國教行動聯盟表示,近日餵藥風波愈演愈烈,已嚴重影響長久以來家長與教保人員之間的互信,依「幼兒教保及照顧服務實施準則」規定,幼兒園應訂立託藥措施(包括託藥制度、託藥程序及用藥之注意事項),絕大多數幼兒園均已依照相關規定實施;呼籲家長體諒教保人員的辛苦,切勿因媒體報導造成教學環境的不友善與不信;請中央與地方政府儘速釐清真相,避免相關爭議引發家長不必要的焦慮。

台灣家長教育聯盟常務監事謝國清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採訪時表示,教師不幫幼兒餵藥,家長也不可能隨侍在側,認為不該「因噎廢食」,此次爭議和要不要餵藥是兩碼子事,應該讓教保員知道如何餵才恰當,而非亂餵或過量,另外,國小雖然沒有規定託藥措施,但一、二年級學生還很小,仍需要教師協助。他呼籲家長也要負責任,需要教師餵藥時或用藥複雜等,都要跟教師講清楚、請求幫忙,而非把責任全部丟給教師,當然,孩子能從小進行服藥訓練,會是最理想的狀況。

幼教師盼政府看見體制問題

江姓幼教師說,工作8年發現家長對幼兒園、幼教師的信任度越來越降低,主要是虐童、霸凌等社會案件多,加上媒體的渲染,讓家長有陰影,參觀學校、入學時,都會問是否有裝監視器、遇到霸凌怎麼處理等,但家長和教師是教育合夥人,彼此不信任對孩子並非好事。

她說,當初聽到餵藥案時很震驚,除了看到幼教師、教保員教育訓練不足、專業度不夠、抗壓性不高以外,也讓她反思,到底是什麼逼得教師要去餵藥,其實教保員工時長、薪資低、幼兒園師生比高,再加上現在的幼兒可能受環境賀爾蒙影響,過動兒、學習障礙、情緒不穩的狀況比以前還多,少子化讓孩子在家受到太多大人的關注,讓他們難以融入群體生活,都讓現在的幼兒越來越難帶,但師生比過高,讓教師沒辦法好好照顧每一個幼兒,希望各界藉由此案,正視幼教師勞動條件差、師生比過高等體制問題,關注這些個案背後大環境的影響。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於教團發起不餵藥行動,江姓幼教師認為,自己也是3名幼兒的家長,會很擔心孩子不去上學,自己無法一直請假顧小孩,且餵藥跟餵毒是不同的事情。她分享,教師、園方都很謹慎落實餵藥規定,並叮囑要有處方箋、日期、份量、標示副作用等,常常都要追著家長填託藥單;在生病高峰期,餵藥會占用很多時間,希望家長能多體諒教師,在每包藥品寫上孩子名字、只帶當天的藥量即可。

教育部表示,為提升教保服務機構託藥及用藥安全知能,先前已編製食藥安全參考教材提供各幼兒園參考,後續也會再摘錄手冊內容,製作簡明資訊便利教保服務人員使用。再者,為提升教保機構、教保服務人員及家長對於用藥安全及託藥的知能,教育部今年將追加經費補助各直轄市、縣(市)政府辦理相關研習,讓親師共同維護幼兒健康。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