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在台外籍漁工心聲!百人齊聚「逐浪奮鬥邊緣人」講座

▲關懷台灣外籍漁工座談會現場。(圖/新事社會服務中心提供)
國際中心賴正琳/綜合報導-2023-06-20 12:01:33
「逐浪奮鬥的邊緣人—關懷台灣外籍漁工座談會」於6月18日於耕莘文教院舉辦圓滿成功,近百位的參加者齊聚在一起,一同與四位與談人在外籍漁工的議題上,在不同的層面中分享討論交流。此次座談會由台灣社會發展關切協會、基督生活團、新事社會服務中心主辦,耕莘文教基金會、耕莘文教院、天主教博愛基金會及基隆和平之后天主堂協辦,期待更多社會大眾認識到台灣的外籍漁工,看見他們在台的處境,如何善待彼此與尊重。與談人在座談會中,分享各自服務外籍漁工的經驗,以及對於外籍漁工在台處境的看法與建議,用精闢的角度及「以人為本」的服務精神,提醒社會應當如何尊種與對待這群逐浪奮鬥的邊緣人。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些在浪花上逐夢的人,為了改變家庭的生活及人生,選擇勇敢面對陌生及未知,離鄉背井到異地工作。剛登上異鄉的漁船時,他們是健康、充滿期待的,卻因工作環境的不友善及自我保護意識薄弱,往往都是身心受創地踏出漁船。  「每一份工作都有辛苦的地方,為了改變必須做出選擇」新事社會服務中心的正新督導以此為開頭,以服務現場的看見,講述新事與海上異鄉人同行的故事。

目前在全台的外籍漁工已有超過三萬多人,這些漁工們通常都就地居住在工作漁船上的狹小船艙中,飲食生活都與工作領域相同位置,沒有個人的隱私空間,團隊工作群體生活是他們的日常模式,就連洗澡如廁的隱私都是奢求。未出港的時間,漁工們需要在港邊修補漁具或是船體,港邊工作完成後,往往都被船主要求待在船上看管船隻,若要請假外出,也都要看船主的臉色與心情。工作後的生活,他們無法像陸地上的一般人,可以自由的來去或是依照自己的想要而去做,一個無形的枷鎖,鎖著他們的生活。

▲外籍漁工廠住不分離,生活品質差。(圖/記者葉正勳攝影)
為了改變外籍漁工長期不正常的工作生活型態,新事社會服務中心運用專業的社會工作方法,嘗試改變如此嚴重積非成是的生態,規劃出從個人到制度面的改變方法,如宣導培力、個案服務、遊說倡議、推動修法立法、社區歇腳亭、健康醫療服務、以及助人工作坊等方法,協助漁工與社會之間的問題,得以改變符合需求。同時也培力漁工們學會從受助、自助到助人,透過自身的能力幫助身邊其他的人,在助人過程中成長自己。

新事社會服務中心看見漁工們生理及心理的健康需求,推動港邊基本人權設施,包含了盥洗間、廁所、祈禱室及休閒活動空間,讓漁工在身心靈都能得到適當的幫助。外籍漁工與社會間的融合,新事社會服務中心透過舉辦各種社會活動,如外籍漁工捐血活動或是節慶的社區活動,在參與間能夠促進理解而願意付出,讓漁工們在這塊土地能夠找出自我價值,也讓社會看見外籍漁工們願意的行動。

座談會中發現兩位來自印尼的移工,是新事社會服務中心曾培力過的移工,他們主動前來參加座談會,這就是移工的社會參與及共好的展現。最後,正新督導向參與者呼籲,應該以「尊嚴、平等、自由」為核心,透過表達、溝通、理解、包容的方式來對彼此,善待異鄉人。

▲新事社會服務中心關懷外籍漁工冬衣送暖活動。(圖/新事社會服務中心)
緊接著第二位邀請蘇格澳底海洋書苑主人林群,人稱「貓哥」的他,有著輔大法律系、清大哲學碩士背景,在澳底開了間獨立書店,結合體驗浮潛水上活動、民宿無菜單料理、販賣新鮮魚貨、及借閱移工書籍。貓哥為東南亞的移工們營造一個充滿家鄉風情的空間,移工在這裡可以免費借閱母語書籍閱讀、聽到家鄉音樂,有物資、有家鄉味、有暖茶,更重要的是有溫暖的人情;貓哥也意識到因為閱讀書籍仍然需有一定的教育程度,為此他也將自己的行動書車,改裝成為移動版的卡拉OK車。

「車子開到哪裡,漁工的歡笑就在哪裡,人們隨著音樂擺動的身體,這是漁工放鬆娛樂與身心的歸宿,人情因此聚集。」貓哥在座談會中還分享一次難忘的經驗,與休息的漁工共同去淨灘時,他用著印尼話希望與其拉近距離,對方卻回他其他語言,他直呼:「沒想到還遇到說爪哇語的印尼人!」但這也讓他深刻地體悟,透過每次的接觸,他與漁工的關係,不再是遙遠的觀察 而是近距離的接觸。

▲漁工「以船為家」,居住品質低落。(示意圖/記者葉正勳攝影)
第三位與談人為天主教台中教區海員宗會負責人黃慧如姊妹,海員宗會(Apostle ship of the Sea) 在全球各大港口都有海員中心(STELLA MARIS)關懷海員,保護海員的權利,尊重他們的尊嚴,為在台中港海星海員服務中心的她,帶領志工當貨輪船靠港時到船上為船員們禱告,展開牧靈服務,給予在海浪漂泊許久的船員們心靈的慰藉,以及安慰他們在遇難時的無助心情。同時積極地協助擱淺貨船救援服務,在疫情期間投入其安置作業,以及幫助上岸的生活照顧,協助其成功返回母國。每年為外籍漁工發送需要的物資,透過物資來關懷外漁工們在台的需要。

與談的最後邀請耶穌會詹德隆神父,告訴大眾漁人是最有智慧與勇氣面對風浪的人,在生活中他們也將展現這樣的勇氣,從信仰的角度出發,提醒我們在人與人、人與環境間的互動與關懷,應該以更平等的視角對待外籍漁工兄弟,讓大眾真實地看見「大海本無疆,人權實無界」的展現。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後邀請四位與談者共同上台,以對談的方式再次呼籲社會大眾善對待所遇到的移工朋友,在法規尚未能夠完善前,透過與相關公部門單位遊說與倡議,希望建立一個良好的政策惠及漁工兄弟;正新督導也分享在碰到移工朋友的困境時,應以柔性的方式,培力移工建立自身能力去面對。同時新事也參與仲介的評鑑,檢視督促仲介服務品質,讓移工環境更加友善,期盼能以理性的方式面對社會問題,並且改變它;林群也認為我們不應歧視任何國家的人,漁工是最有勇氣面對風浪的人。

▲座談會大合照。(圖/新事社會服務中心提供)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