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仔內/「#MeToo」大浪沖向台灣 每個人都很重要

▲台灣的「#MeToo」運動於今年5月掀起巨浪,從政治圈開始,不斷向外擴大,牽連的人數越來越多,且還在持續增加。(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記者倪浩軒/綜合報導-2023-06-16 10:00:00
台灣的「#MeToo」運動於今年5月掀起巨浪,從政治圈開始,不斷向外擴大,牽連的人數越來越多,且還在持續增加。當身處於這種現象級的資訊洪流中,恐怕任何人都難以看清全貌,此時此刻,無論你是男人或女人,都不禁會重新檢視自己的人生經驗,試圖理清內心的感受。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MeToo」,關於接力

不妨把「#MeToo」運動看成一種接力,受害者說「我也是」,接過棒子,繼續講述出自己的故事。如果願意接力的人不多,運動本身很快就會失去能量。相反,如果一個一個不斷有人接過棒子,即使個別來看每人只是跑了一小段距離,加總起來,也能成為翻轉的力量。

而且「#MeToo」真的是一場接力。2017年,因為好萊塢金牌製片人哈維溫斯坦(Harvey Weinstein)的性侵案,「MeToo」成為社群媒體上廣為流傳的關鍵字。但早在2006年,社運人士伯克(Tarana Burke)就提出「MeToo」,並且以「MeToo」為名,籌拍了一部替性侵受害女性發聲的紀錄片。

▲2017年號召網友以「#MeToo」發文的美國女演員莎米蘭諾(右)與社運人士伯克(左),經常聯袂出席相關場合,兩人共同成為「#MeToo」的公眾形象。(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不光是那些被大家熟知的名字,伯克或是莎米蘭諾(Alyssa Milano),而是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一棒接一棒,串起了這股力量。這股力量不限於特定地區,也不限於女性,這股力量源自於傳遞,源自於分享,源自於接力。

在韓國「#MeToo」標誌性事件,2020年首爾市長朴元淳性醜聞自殺案中,控訴朴元淳性騷擾的女秘書,被討厭她的人封為「逼死市長的女人」。女秘書說在最困難的時候,她收到金智恩的鼓勵,金智恩是2018年控訴忠清南道知事安熙正性侵的女秘書,而金智恩說,自己也曾從伊藤詩織那獲得啟發,伊藤詩織2017年控訴遭到男記者性侵,是日本「#MeToo」的代表人物之一。這些受害者一棒接一棒,不僅說出各自的故事,並且織出一張接住彼此的網。

台劇《人選之人─造浪者》被公認是這波台灣「#MeToo」的導火線,然而《人選之人─造浪者》,何嘗不是近年台劇革命的一個接力者,如果沒有之前的一部部熱門台劇,像是《她和她的她》與《俗女養成記》,根源於社會脈動,與觀眾產生情感共鳴與聯繫,也不會有《人選之人─造浪者》的蔚為風潮。

把「#MeToo」看成一種接力,我們就不會因為自覺渺小,而感到對這一切無能無力。每個人都可以接過棒子,跑上一段。哪怕只是在辦公室,當你聽到不舒服的性別笑話,立即表達反感,說不定也會成為別人的人生中,一小股給予支持的力量。

「#MeToo」,關於詮釋

在性騷案中,很多時候客觀事實容易釐清,但主觀感受卻難以標準化。加害者經常主張,事情是有感情基礎的合意行為。而在兩方各說各話的情況下,如何詮釋便成為戰場。

哈維溫斯坦說自己經常與來試鏡的女演員發生性行為,是因為對方來之前就別有居心,想要通過與自己產生情感連結,進而獲得在好萊塢出頭的優勢。在溫斯坦的詮釋中,不是他掠奪了這些女演員,反而是女演員掠奪了他。而在《紐約時報》記者鍥而不捨追出真相之前,溫斯坦的詮釋,恐怕是很多人心中相信的版本。年輕女演員藉著獻身攀上金牌製片人的高枝,這故事還真的挺容易產生熟悉感。

而在安熙正與金智恩的性侵案中,安熙正的辯護律師,則是將兩人的關係詮釋為不倫。秘書金智恩加班到深夜,變成是安熙正迷妹不捨得離開老闆的追星行為,兩人發生關係後,金智恩仍繼續工作,則被詮釋為合意感情的鐵證。一審法官甚至相信了安熙正團隊的詮釋,判他無罪,案件差點就要朝秘書愛上老闆的桃色戀發展,幸好後續二、三審法官撥亂反正。

▲每個人都要很小心,你腦中的刻板印象,很可能就決定了你對性騷擾事件的看法。(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
因為重點在於詮釋,所以每個人都要很小心。你自己腦中的刻板印象,很可能就決定了你對事件的看法。因為重點在於詮釋,所以讓被害者發聲很重要。很多時候我們相信或不相信,不是因為有多少證據,純粹是因為誰講話大聲。

客觀發生的事實只有一個,但主觀的詮釋卻有很多種。這也成為有人擔心,「#MeToo」會走向失控,走向獵巫的原因。其中的界線確實很難拿捏,但無論如何,從哈維溫斯坦與安熙正的案例中,可以看見社會長久以來習慣了有權勢的加害者的詮釋版本,如今受害者藉著「#MeToo」終於奪回詮釋權,不會因為她們的身份地位遠不如加害者,就沒人在意她們的詮釋,這是極具意義的。

台灣「#MeToo」的巨浪仍是現在進行式。不知道明天又會是誰,成為最新的頭版人物。關於「#MeToo」有太多可以說的,最終選擇聚焦在接力與詮釋,是因為想突顯出,每一個人都可以很重要。你的詮釋很重要,你接過棒子跑了一小段很重要。所謂更好、更平等的社會,最終仍須靠每一個人參與。我們身處在浪中,但別忘了,我們同時也是組成浪的一分子。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如果您或家人、朋友遭受家庭暴力、性侵害或性騷擾的困擾,或是您知道有兒童、少年、老人或身心障礙者受到身心虐待、疏忽或其他嚴重傷害其身心發展的行為,請主動撥113,透過專業社工員處理,救援受虐者脫離危機。
※ 拒絕暴力請撥打:113、110
 


更多「台版MeToo事件」相關新聞。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