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劇《人選之人─造浪者》掀起台灣的「#MeToo」巨浪,其實描寫性侵受害人所受創傷的影視作品有許多,每當這些戲劇播出,每當人們討論這些劇中情節,無形中這些戲劇宛如成為劃破現實的手術刀,替整體社會去瘡剜疤,藉此進行一場自我治療。(注意,以下文字可能包含劇情透露)。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她和她的她》
「有一次一個朋友問我,我有反抗嗎?我想對喔,我沒有反抗,沒有反抗。」~顏聖華,出自《她和她的她》
劇情開始時女主角林晨曦(許瑋甯飾演)是個職場女強人,但卻遇到男同事杜駿儒(吳慷仁飾演)性騷擾,在看似懸疑的情節鋪陳中,故事逐漸回溯到林晨曦的學生時代,觀眾發現學生時代曾被老師性侵才是林晨曦內心最大的創傷,而且這個創傷一直糾纏著她。
罹患解離症的林晨曦,最終在解離世界中與困在青春期的自己和解,靠著一個個她虛構出來的角色,林晨曦一點一點拼湊回完整的自己。回到現實世界,林晨曦也勇敢向杜駿儒提出告訴,並在杜駿儒老婆顏聖華(賈靜雯飾演)的協助下討回公道。
《她和她的她》藉著杜駿儒性騷擾林晨曦的劇情,生動刻劃出職場性騷擾的現實,加害者往往能夠靠著人脈關係,在事件中全身而退,反而受害者可能得承受同事的風言風語。而在林晨曦學生時期的劇情,也深入描寫出讓受害者窒息的共犯結構,一位擁有模範老師地位的加害者,在社會人際網絡中獲得如此多的保護,而一位受害的女學生,她能獲得的支持卻如此之少,甚至自己父親都不願接受。
《人選之人─造浪者》
「很多事情不能就這樣算了,如果這樣的話,人就會慢慢地死掉,會死掉。」~翁文方,出自《人選之人─造浪者》
《人選之人─造浪者》描述的是一群政治幕僚的故事,主旨是台灣少見的政治職人劇,但劇中的性騷擾情節卻跨越了政治,成為掀起台灣「#MeToo」風暴的中心點。
劇中張亞靜(王淨飾演)面臨職場性騷擾,提出申訴卻遇到許多阻礙,副秘書長「高副祕」(卜學亮飾演)想要搓湯圓了事,幸好翁文方(謝盈萱飾演)以及陳家競(黃健瑋飾演)替她出頭,翁文方一句「我們不要就這樣算了,好不好」成為全劇討論度最高的金句,但是現實職場中,恐怕想要息事寧人的「高副祕」才是常態。
當受害者與加害者權勢不對等的時候,當公司組織比起替員工個人伸張正義,更重視避免衝突,以讓工作能夠如常進行的時候,職場性騷擾就此橫行,很多人都有可能不自覺地變成放任加害者的「高副祕」。
《熔爐》
「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徐幼真,出自《熔爐》
說到講述性侵案件的經典影視作品,很難不立即想起韓國的《熔爐》。電影講述了聽障學校中學生遭到師長性侵的故事,改編自發生在光州的真實事件,現實生活中,那些施暴的師長們,也和電影一般僅獲得輕判,幾乎個個全身而退。
電影上映後讓案件受到矚目,最終警方不得不在《熔爐》上映6天後重啟調查,韓國國會通過《性侵害防止修正案》,從法制面上加重處罰,原本獲得緩刑的校長被重判,更多參與其中的師長被警方送辦,最後學校關閉,由光州政府接管。而《性侵害防止修正案》也被稱為《熔爐法》,《熔爐》也成為影視作品改變現實的經典案例。
與《熔爐》一樣改編自真實案件的《希望:讓愛重生》,講述了一位8歲的小女孩,遭到醉漢暴力性侵,小女孩以及爸媽如何在案發後治療傷痛的故事。電影迫使韓國修訂《性暴力特殊案件法》,讓加害者不再能夠輕易以酒醉當作減刑的理由,韓國國會之後也陸續通過了特定犯罪加害者出獄後的監管法規,像是必須佩戴電子腳鏈以及限制外出範圍和時間等等。
戲劇脫胎自真實社會 同時也成為讓真實社會更好的養分
「我爸爸是警察,戳眼睛,踢下面。」~陳嘉玲,出自《俗女養成記2》
還有其他的許多許多影視作品,或許不像上述舉出的例子那麼知名,或許劇中並未花那麼大篇幅提到性侵與性騷,但每一部脫胎於社會現實、勇於直面傷痕的創作,都像是一次次地提供了養分,最終才能在某個契機下,匯聚成洪流,成為一把劃破麻木現實的利刃。
比如說兩部《俗女養成記》,也是台灣近年非常經典的女性議題戲劇,劇中有提到陳嘉玲小時候曾在公車遭遇性騷,當下驚嚇無法做出反應,回家遇到媽媽後才開始痛哭,不斷重複媽媽教導遇到色狼的應對法門「我爸爸是警察,戳眼睛,踢下面」,而媽媽見狀也立即給予擁抱。在這個場景中,沒有人責怪陳嘉玲是「不完美的受害者」,沒有人質疑陳嘉玲為什麼沒在事發當下馬上反抗。
另外,《她和她的她》中的故事情節,很難不讓人聯想到《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女主角同樣在青少年時期遭到老師性侵,同樣因此罹患精神疾病,事發後同樣找不到出口,無論是父母或朋友都沒有妥善回應女主角的求救。在現實中,《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作者林奕含選擇輕生,年輕的生命永遠停格在2017年4月27日。但在《她和她的她》的最後,林晨曦則與年幼的自己和解,走出過往的黑暗。
某種角度來說,這就是影視戲劇作品帶來的治癒力,觀眾透過這些作品,能夠看見受害者的困境,受害者不再只是新聞報導中白紙黑字的人名,而在螢幕中成為有血有肉的形象,雖然是虛構的戲劇人物,但卻可以讓人從中看見她們的苦痛與掙扎,看見她們的努力與自救,並可能在某一天,脫胎自現實的影視作品將作用力回歸於現實,就像《熔爐》促成了《熔爐法》,《人選之人─造浪者》成了台灣「#MeToo」運動的導火線。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如果您或家人、朋友遭受家庭暴力、性侵害或性騷擾的困擾,或是您知道有兒童、少年、老人或身心障礙者受到身心虐待、疏忽或其他嚴重傷害其身心發展的行為,請主動撥113,透過專業社工員處理,救援受虐者脫離危機。
※ 拒絕暴力請撥打:113、110
※【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您:
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
透過守門123步驟-1問2應3轉介,你我都可以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
※ 安心專線:1925
※ 張老師專線:1980
※ 生命線專線: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