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提中國 學者評自相矛盾

▲由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領導的三黨聯合政府發表的國安戰略報告,抨擊北京當局置區域穩定和國際安全於日增的壓力下,並且漠視人權。資料照。(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中央社-2023-06-15 11:11:53
(中央社台北15日電)德國首度發表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稱中國是「夥伴、競爭者和敵對體制」;中國學者評論這三重定位自相矛盾,認為德國如何在政治外交與經濟利益方面扮演稱職的平衡者有疑問。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外電報導,由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領導的三黨聯合政府發表的國安戰略報告,抨擊北京當局置區域穩定和國際安全於日增的壓力下,並且漠視人權。

德國雖稱中國是「夥伴、競爭者和敵對體制」,但坦承「依然是夥伴,在解決諸多國際挑戰和危機方面,是不可或缺的一員」。

中國官媒環球網今天刊出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所長崔洪建文章,指這份報告並不像歐洲媒體及學者之前預想把中國放在重點,外界認為德國還是希望能發揮歐盟與中國之間關係平衡的角色。

文章分析,德國在報告中分類哪些是夥伴盟友,哪些是威脅和敵人;顯然俄羅斯是後者,而對中國,德國則延續了「夥伴、競爭者和體制性對手」的三重定位,與歐盟保持一致。

崔洪建表示,但「夥伴、競爭者和敵對體制」這三者本身就自相矛盾,相較之下中方則始終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中歐關係,視歐洲為全面戰略夥伴,對歐政策保持穩定連續。

他說,中歐雙方有著廣泛共同利益,合作大於競爭,共識多於分歧。在政治外交與經濟利益方面,如何協調中歐之間的關係,扮演稱職的平衡者,是對德國政治智慧的考驗。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篇文章認為,二戰結束後德國在經濟上實現了崛起,但在安全上長期受限。這份國家安全戰略想打破限制,讓德國的國家角色正常化,或者說,是想實現華麗的轉身,但要實現這個目標路程崎嶇。

因當前德國政府是多黨聯合政府,國家安全戰略意在統一政府內部的共識,畢竟三個政黨對安全與經濟的認識本身有分歧。所以,德國政府內部的具體矛盾不會消失。(編輯:唐佩君/吳柏緯)1120615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民調中心

  • 網友呼籲修法,「虐童致死者唯一死刑」」,你支持嗎?

    支持,虐童致死唯一死刑,才能有效嚇阻。
    反對,威權時代才有唯一死刑,法治國家還是應讓法官有量刑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