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Too」從政黨燒到大學!你認為的玩笑可能就是性騷擾 3 提問快速判斷是否越界

「#Me Too」從政黨燒到大學!你認為的玩笑可能就是性騷擾 3 提問快速判斷是否越界
Heho健康-2023-06-08 18:01:30
台版「Me Too」運動持續延燒中,自從在政黨中開出了性騷擾案的第一槍後,現在教育界、媒體界、醫療界也都各自出現連環爆。專家表示,有些人常帶有「我以為是玩笑,不知道對方認為是騷擾」的想法,或明知走在騷擾邊緣,卻覺得沒那麼嚴重。別再把無法判斷是否越界當藉口,3 個問題自我審視,是否造成他人的不舒服。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日前曾於某政黨服務的女性在社群平台發文,表示自己曾遭受工作上的合作對象性騷擾。她的自白就如同吹哨者一般,讓其他有相似經歷的人,都紛紛在網路上公開不舒服的經驗。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職能治療科主任、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理事長張自強指出,職場性騷擾是指一種在性與性別認同上的權力濫用,而使職員受到傷害的行為。

從最近爆發的性騷擾案件中,可以看見騷擾者與被騷擾者通常存在有不平等的權力關係,如上司/下屬、教授/學生等。張自強補充,職場性騷繞的背後,通常會以一個人的聘僱或職務成就為交換條件,透過暗示或明示的方式,干預一個人的工作表現,製造對當事人而言,充滿嚇阻、敵意或侵犯性的工作與職場環境。

別把開玩笑當性騷擾藉口!3 提問判斷自己越界與否

偏偏騷擾人的一方,總會以自己的行為只是玩笑、幽默的表現當作藉口,但只要被騷擾的一方,已經認為這些舉動過於輕浮、低俗,並感到相當困擾,就是一種騷擾行為。即便被騷擾者在當下,也許並沒有明顯表示拒絕或抗議,也不代表這個行為或言語可以被接受。

如果不確定自己的舉動是否已經騷擾到其他人,張自強認為,除了詢問當事人的想法與感受外,也可以用 3 個提問來審視自己。

  1. 當你的配偶、伴侶在場時,你會做出同樣的行為嗎?
  2. 你願意自己的孩子、配偶或對你重要的人,也被如此對待嗎?
  3. 別人也可以對你這樣做嗎?


如果以上答案都是否定的,可能對被騷擾的人來說,相關舉動已經造成了性騷擾。張自強認為,當不確定自己的言行是否能被他人接受時,寧可先不要說或不要做,否則即有可能構成性騷擾。他提醒,民眾千萬別認為,自己覺得沒什麼了不起,所以別人也應抱持同樣的想法,每人都得「尊重他人的差異性」,這也是《性騷擾防治法》的立法意旨。

不過張自強補充,構成性騷擾的實務認定需相當審慎,是否成案,除了考量被害人主觀認知,仍須加上客觀合理標準來認定。但他也強調,重點不一定在「性」,而在於「權力」。因此取決的標準並不在於加害者的動機,或加害者是否意圖為之,而是被騷擾者的主觀感受。

面對職場性騷擾,「我們不能就這樣算了,好不好?」

近期熱門戲劇《人選之人》中提到,面對發生在職場上的性騷擾上,「我們不能就這樣算了」。但現實中,職場性騷擾中大部分受騷擾女性沒申訴,主要原因除了把性騷擾「當成開玩笑不予理會」外,「怕丟工作」與「怕別人閒言閒語」等,也是常見的原因之一。

張自強提到,加害者最常利用受害者得不敢聲張,不敢反抗的心態,甚至受害人已經勇敢說出自己的經歷,也常因行政管理單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駝鳥心態,導致獲得幫助的過程仍困難重重。最後申訴無門,也因他人將大事化了的說法而二次受傷。

由於職場性騷擾更多是上位者對下屬的行為,因此張自強認為,若與對方存有權力差異關係,上位者更應嚴守專業倫理,尊重他人身體自主權,不要利用對方的仰慕,進行性騷擾行為。也要能敏感察覺自己與對方的關係是否存有權力差異,以避免做出與性有關的騷擾行為及避免以輕薄的言行舉止調侃別人。



文/陳韋彤 圖/楊紹楚

諮詢專家: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職能治療科主任、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理事長張自強




延伸閱讀:

N號房在台上演!後疫情時代「小學生案件翻倍」 有這些警訊須當心

為什麼性騷被害者當下沒求救?精神科醫師剖析:罪惡感讓人不敢面對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授權轉載自《Heho健康》,原文為: 「#Me Too」從政黨燒到大學!你認為的玩笑可能就是性騷擾 3 提問快速判斷是否越界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