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成師3/走進你我的私密空間 整理師也得陪客人理心事

▲小慈從事整理師5年,分享接案整理的實際收入和到府經驗。(圖/記者康仲誠攝,2023.05.12)
記者李詠平/專題報導-2023-06-09 08:50:00
疫情後竄起的新興行業「整理師」,替客戶整理居家環境、規劃收納方式來賺取時薪,機構一家一家的開,網路上甚至打出「月入十萬」的夢幻高收入,但整理師真的那麼好賺嗎?又面臨哪些職業風險?《NOWnews今日新聞》實際跟拍採訪整理師到府服務過程,才發現他們要「整」的不只是顧客的家,還得陪著顧客「理」心事。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出道5年的整理師小慈,入行前曾任職於製造業、餐飲業和居家清潔,她戲稱自己是在打掃時開發出整理潛能,決定拜師學藝,並在2018年開始獨立接案「剛開始出來接案第一年,我有5個月是完全掛蛋,然後一整年下來案件數只有11件,平均一個月只有3000塊收入」,小慈強調整理師的收入不穩定,一開始案子都靠朋友介紹,直到三級警戒後案量才有起色。

卸下專訪時的白襯衫和高跟鞋,小慈走進客戶家的工作服是圍裙、紗網護腰,必備的腰間工作包、一捲白膠帶(做記號用),連板凳都得自備「我們常會爬高、調整動線或搬重的東西,腰可能會受傷」,除了護腰外,護腕、護膝、壓力襪等護具,都凸顯整理師常見的職業傷害。記者現場觀察,整理師整理過程中需要頻繁地上下板凳,搬重物以及擦拭灰塵,體力耗損程度不小。另外客戶住家環境的不確定因素也常引發皮膚問題「上禮拜進了一個環境不好的案場,然後我就長了唇皰疹」,小慈說最看過誇張的場景是「只要一動雜物,就會有小強爬出來」,也發生過客戶家中沒開冷氣,因而打掃到一半中暑的慘況。

不過對整理師來說,走進委託人最私密的空間,加上整天的密切相處,無形的職業傷害是面對來自委託人的負面情緒「有些人覺得整理好像就是吹吹冷氣、折折衣服,沒有,不是這樣子,我覺得那個身心的耗損是更多的」,同為人母的小慈印象最深刻的經驗,來自一個忙碌又心力交瘁的媽媽「我在她回頭的那一剎那,接收到她深感無力的眼神,當下她所有的無力感全部都灌進我的身體」小慈苦笑地說自己的解決方式除了不能接太多案之外,自己更要踩穩立場,並畫出跟委託人的情緒界線。

▲《Re Life》共同創辦人Blair分析整理師的核心能力除了收納,還需要引導客戶找出空間反覆凌亂的源頭。(圖/記者康仲誠攝,2023.04.18)
一次至少派兩名整理師到案主家的《居家診聊室》,旗下的整理師姿虹認為,工作時同儕的交流能大幅度緩解整理師接收到的情緒,也有效減少自己精神內耗。姿虹舉例自己曾遇過乾淨的囤積症案主,東西多到幾乎沒有走道,物品高度也堆到跟人一樣高,她回憶整理的過程其實自己心裡充滿疑惑「客人只希望我們幫他把物品做分類、整齊放好,會告訴我們這區都擺哪個牌子的保養品,那一區擺的都是零食,這樣子他就非常滿意了,可是我會想,你這樣真的覺得OK嗎?很納悶你真的開心嗎?」姿虹從一開始不理解客戶的想法,過一陣子才找出跳脫自身情緒的思維「後來我才體會到我不是他,只有他自己才知道這是他要的,也不要把他的人生課題套在自己身上」。

受訪的整理師一致認為快、狠、準的整理收納技巧只是整理師的基本能力,加強溝通、觀察力和諮商技巧才能精準找出客戶的潛在需求,整理師更分析可能客戶很表層的問題是「我衣服好多好亂哦」,更深層的卻是「我需要靠買衣服來填補我沒有自信的那一塊」。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Re Life》共同創辦人Blair感性地分享自己也是成為整理師才遇見許多自己不能理解的狀況,為此她開始研究心理書籍,甚至報名心理諮商,開啟自我療癒之路,也更有效地引導客戶找出心中的「亂源」。Blair以現代人最常見的物品超量舉例「整理是透過物品梳理過去,你做的每一個選擇都是造成你今天空間混亂的原因,所以唯有根源破除了,你家才不會反覆的一直凌亂」。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