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夏日到來,減肥成為全民運動!無論是一般人想打造理想身形,或是肥胖、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患者有健康考量,都可評估自己是否需要減肥。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洪泊儒說明,肥胖指標包括體重、身體質量指數(BMI)、腰圍與體脂等,減肥重點在於充足攝取每日所需的6大營養素,並適當分配吃進的熱量,當攝取的熱量小於消耗的熱量,才能健康減重。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肥胖定義為何? 除了體重還有哪些指標? 體重是最簡單的評估方式,可參考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成人健康體重對照表 。
範例:林先生身高175公分,適當的體重範圍為56.7-73.4公斤,若處於73.5-82.6公斤則為過重,超過82.7就要當心肥胖。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以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來衡量肥胖程度,其計算公式是以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國健署建議我國成人BMI應維持在18.5(kg/㎡)及24(kg/㎡)之間,太瘦、過重或太胖皆有礙健康。研究顯示,體重過重或是肥胖(BMI≧24)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等慢性疾病的主要風險因素;而過瘦的健康問題,則會有營養不良、骨質疏鬆、猝死等健康問題。
範例:王小姐身高160公分,體重65公斤
BMI=65(公斤)÷ 1.6(公尺)÷ 1.6(公尺)=25.4,體重屬於「過重」。
身體質量指數(BMI)
體重過輕
BMI < 18.5
正常範圍
18.5 ≦ BMI < 24
異常範圍
過 重:24 ≦ BMI < 27
輕度肥胖:27 ≦ BMI < 30
中度肥胖:30 ≦ BMI < 35
重度肥胖:35 ≦ BMI
腰圍是評估腹部脂肪累積的指標,也是判斷肥胖相關健康風險的重要指標。對於亞洲人而言,男性腰圍≧90cm、女性≧80cm就表示「腹部肥胖」,要特別注意飲食、運動、體重控制。
1輕鬆站直以手插腰,取「肋骨下緣」和「左右兩側腸骨上緣」的中間點。
2將軟尺水平於地面輕鬆經過腰點,圍繞整個腰後讀取數據。
▲國健署教你輕鬆量腰圍。(圖/取自國健署)
體脂率代表身體脂肪所佔的百分比,想要判斷體內的肥胖程度,以雙能量X光吸收儀測量的體脂率較準確。洪泊儒表示,想要簡易測量體脂的民眾,可利用健身房的身體組成分析儀,利用生物電阻法測出體脂率;有健康需求的人,還能進一步到醫院測量X光吸收,可精確檢測全身體脂、肌肉量甚至骨質密度數據。
要留意的是,有些人外表不胖,體脂率卻高得驚人,可能是隱性肥胖的「泡芙人」。即使體重或BMI值正常,但體脂肪若超過標準也是肥胖,如男性體脂肪≧25%或女性體脂肪≧30%都要當心。
如何訂定減肥計畫?每日需要多少熱量? 減肥與健康有關,每個人的身體和需求不同,評估自身的BMI、腰圍、健康狀態以及個人目標後,與醫生、營養師或健身教練討論制定適合自己的減肥計劃,如設定明確的體重目標、設計適合的飲食計劃、建立適合的運動計劃、監測進展和調整計劃、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每個人的活動量不同,利用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推薦公式可計算出個人所需熱量。例如65公斤的王小姐的工作為坐辦公室,屬輕量工作,每天攝取熱量應在1300至1625大卡之間(20-25大卡*65公斤)。若減重目標為每週減輕0.5公斤,則每日應減少攝取500大卡。
同時,減肥目標設定不要好高騖遠,以免容易打退堂鼓,以「做得到」為原則。可參考「漸進式」做法,例如輕鬆的方式開始調整,例如戒除含糖飲料、酒精與零食宵夜,並細嚼慢嚥,增加走路、爬樓梯等活動量,每日即可輕鬆減少200大卡,再逐步增強運動及飲食分量控制,朝向日減去500大卡邁進。
洪泊儒說明,減重基本原則就是「熱量赤字」,攝取的熱量要小於消耗的熱量,才有機會減重。若每日都有計算熱量卻還是瘦不下來,可能源於低估吃進的熱量或高估消耗熱量,這時應檢視自己吃進哪些食物。
每天活動量
活動種類
體重正常者
所需熱量
體重過重、肥胖者
所需熱量
輕度工作
大部分從事靜態或坐著的工作,例如坐辦公室的上班族、售貨員等。
30大卡 X
目前體重(公斤)
20-25大卡 X
目前體重(公斤)
中度工作
從事機械操作、接待或家事等站立活動較多的工作,例如褓母、護士、服務生、家事服務員等。
35大卡 X
目前體重(公斤)
30大卡 X
目前體重(公斤)
重度工作
從事農耕、漁業、建築等的重度使用體力之工作,例如運動員、搬家工人等。
40大卡 X
目前體重(公斤)
35大卡 X
目前體重(公斤)
醫師最後呼籲,減重首要的目的應該是保持健康,若只是為了追求符合審美觀的體態,極端減重恐導致掉髮、情緒不穩、女性經期失調等問題。建議一個禮拜最多減重0.5到1公斤就好,3個月內減重不超過原本體重10%。另外,特殊飲食法(如生酮飲食)帶來的問題也常被忽略,每日應均衡攝取需要6大營養素,再去分配每日吃進的所需熱量,才能健康減重。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802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