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定台灣農業發展基礎 「嘉南大圳之父」八田與一

▲日籍工程師八田與一有「嘉南大圳之父」之稱,讓嘉南平原稻穀收成倍增,確保國內糧食供應無虞。(圖/翻攝自網路)
國際中心謝佩蓁/綜合報導-2023-05-31 23:46:48
烏山頭水庫與嘉南大圳是1920年代最具台灣代表性的近代化工程,歷時十年的建造,終於在1930年建造完畢,成為當時全亞洲最大的水利工程。不但讓嘉南平原從原本的夏澇冬旱搖身一變成為一年三穫的大糧倉,還拯救了60萬民眾的生計,而這當中最大的功臣莫過於嘉南大圳的設計者與總工程師八田與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八田與一出生於1886年現今的日本石川縣的金澤市今町,為家中五男。父親為當地有名望的富農,大哥繼承父業、二哥在日俄戰爭中喪命,三哥則從醫,而他則於1907年進入東京帝大就讀土木工程。1910年,他的恩師也就是有「日本港灣工程之父」之稱的廣井勇認為,台灣正值積極發展各項重大工程之際,去台灣發展遠比在日本本土更能一展抱負。

八田與一在恩師感召之下,應聘為台灣總督府土木部工務課的技手(技術人員)。1914年就升為總督府技師,參與台南水道計畫,以及高雄與嘉義的地上下水道工程。1916年在東南亞各地考察後,回國後就在短時間內完成桃園埤圳的設計規劃並參與建造。當工程步入軌道後,又應土木課的長山形之邀接掌水力發電與興建水壩的業務,經過他的一番考察之後,提出日月潭水力發電計畫、官田溪埤圳計畫,當時的他年僅31歲。

不過,正當他想要一展長才之際,家中的雙親急電催促他回鄉相親,因而結識了村吉太郎醫師之千金米村外代樹,當時她才16歲,剛從金澤市第一高女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米村外代樹的母親知道八田與一仍打算回台灣時,極力反對這門親事。因為當時的台灣還只是個不毛之地,擔心女兒嫁過去只會吃苦。然而村吉醫師卻認為,婚姻大事應由女兒自己決定。米村外代樹因而決定答應這門親事,往後也就成為八田與一最大的後盾。

當初八田與一之所以設計「官田溪埤圳計畫」是因為,他發現台灣北回歸線以南的氣候是夏雨冬乾,相當於中東的氣候,是個不毛之地、沙漠之地,沿海地區的鹽分還偏高,無法種植稻米。此外,颱風季節還會有洪水問題,導致農民完全看天吃飯,日子過得十分不安穩。為了改善雲嘉南地區的農作狀況,也可以改善日本內地糧食不足的問題,所以才有了這項計畫。不過這項工程的規模是桃園埤圳的四倍,預算龐大,大藏省便以計畫過於理想、調查不夠充分為由駁回。然而過不久,日本內地因為一次大戰期間許多男丁被徵召入伍,在無人耕種下導致大米短缺,因而爆發大規模的米騷動事件,讓日本政府必須正視缺糧問題。新任的台灣總督不但應允了這項計畫,還規模擴大為之後的嘉南大圳工程。

1920年,嘉南大圳正式動工,八田與一授命建造嘉南大圳的核心工程烏山頭水庫,當時的嘉南大圳超越日本的所有規模,他採用半水成式工法建造大壩,利用臺南官田區、六甲區、大內區、東山區間的低窪谷地儲存官田溪的雨水,形成水庫。之後又建設給水設備,在曾文溪上游大埔溪北岸一帶,蓋取水閘門,再鑿一個取水隧道貫穿整個烏山嶺,名為烏山嶺引水隧道。然後將大埔溪水引導到官佃溪上游,再進入水庫,也就是現在的「珊瑚潭」。整個嘉南大圳下游以烏山頭水庫為中心,分為南北幹線,灌溉工程的範圍涵蓋現在的台南市、嘉義市、嘉義縣、雲林縣等地,相當於台灣六分之一的土地,成為當時亞洲最大的灌溉土木工程。

這項工程,原本預期要花六年時間,卻因為數度遇到預算短缺、發生重大的氣爆工安意外,讓工期拖到十年才完成。不過也因為八田與一的許多堅持,否則可能要花更多時間與經費。例如1924年他請美國土石水壩權威喬爾·D·賈斯廷(Joel D. Justin)來評估可行性,卻被質疑他自創的半水成式工法有問題,不過八田與一卻不為所動。再者,他讓壩體只使用0.5%的混凝土,其餘大部分都是用卵石、圓礫石、碎石、溪沙、黏土等混合土壤來填充。而堰堤的中心是以微細粘土的中心羽金層,來遮斷滲透水,是當時亞洲唯一的溼式堤偃水庫。事實證明,他的設計非常可行,原本預計只有五十年的使用期限,如今已經使用將近百年,仍繼續運作。再者,由於當時台灣人力過剩,工資便宜,被認為不需引進大型土木機械。但是他認為以人力建造這種堰堤,可能要耗用二十年以上還蓋不完,這當中因為糧食短缺、農民生計所遭受的損失,只會遠超過機器的費用。之後因為這次工程所購買的機器設備,後來也應用在像花蓮港這樣的重大工程上,也算是一舉數得。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嘉南大圳興建的十年間,因為工安與疾病因素而殉職的員工共有134位。八田與一特別設立「殉工碑」。他揚棄職位與國籍尊卑的樊籬,在不分日本人與臺灣人,以及職位高低的原則下,僅以殉職時間來排序死難者的名字,並在石碑下親自寫道:「完成此項宏偉工程可謂是諸君的功績,只要這翠綠的水流不斷,諸君的芳名足以永垂後世。」此外,他也非常善待員工,不僅興建完善的員工宿舍,還讓他們可以在此欣賞電影,舉辦各種交誼活動等等,他認為唯有快樂的員工,才能有完美的工程,足以見得他當時對於勞工權益的重視,已經走在時代的前端。嘉南大圳完工後,總共灌溉15萬公頃的農田,有了灌溉水源後,也改善了原有的洪水、乾旱、和鹽害,讓土地徹底改良,再加上他採取三年輪作給水法,讓農民的耕種技術與稻作產量全面提昇。農民為了感念他的功績,還自掏腰包,集資為他製作了一個銅像。八田與一在盛情難卻下,堅持不以偉人之姿的形象,而是以他平時最常蹲坐苦思工程的模樣來塑造雕像。

不過,八田與一後來在前往菲律賓勘查工程的途中,輪船被美軍的魚雷轟炸,讓他不幸喪生,留下了妻子和八位孤苦的孩子。而他的妻子在日本戰敗後,因為要被遣返日本而被迫離開與丈夫生活多年的台灣,在抑鬱之下躍下烏山頭水庫,追隨丈夫而去,也算是大時代下的悲劇吧!如今他們夫婦倆一同被安葬在烏山頭水庫的一隅,並且興建了八田與一紀念園區,也算是台灣人對這對為台灣奉獻一生的夫婦的最高敬意吧!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民調中心

  • 網友呼籲修法,「虐童致死者唯一死刑」」,你支持嗎?

    支持,虐童致死唯一死刑,才能有效嚇阻。
    反對,威權時代才有唯一死刑,法治國家還是應讓法官有量刑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