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國內第一個周邊血管的學術組織-「台灣周邊血管學會TSPI (Taiwan Society of Peripheral Interventions)」正式成立,享譽全球醫界技術精湛的日本周邊血管治療學術組織(Japanese Endovascular Therapy, JET),由前主席飯田修(Osamu Iida)醫師領銜,以及仲間達也 (Tatsuya Nakama)、藤原昌彥(Masahiko Fujihara)等多位日本權威心血管醫師來台與會,加上國內醫界多位專家雲集現場,熱鬧滾滾。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周邊血管治療用藥交流 制訂適合亞洲人治療指引
學會發起人與首任理事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周邊血管科主任徐中和醫師指出,目前台灣醫界進行周邊血管治療的用藥,是以西方國家為主參考,但是亞洲人在人種和基因與西方其實有差異,將來與日本周邊血管治療學術組織(JET)交流臨床經驗與數據,共同朝制訂適合亞洲人治療的周邊血管治療指引。
急性、慢性動脈阻塞 診斷、治療皆太晚
徐中和醫師進一步說明,台灣在周邊血管疾病長期被國內醫界忽視,在急性動脈阻塞的臨床數據顯示,送來診斷正確與治療時已經太晚,有三成面臨被截肢的命運,還有三成死亡率,在急性動脈阻塞的病人中,有七成是心房顫動的病人。
而在慢性動脈阻塞的部分,典型例子像是不少病人下肢傷口久久無法癒合, 看了很多醫師,結果都沒發現是下肢動脈阻塞造成傷口不易癒合, 走向截肢的悲慘命運,其實早期發現,就能早期打通動脈血管,避免截肢的結果。
糖尿病應每年追蹤檢查 維護周邊血管健康
國內醫界心血管疾病介入性治療及研究權威、前台大雲林分院黃瑞仁院長指出,國人對糖分的代謝能力較差,這是台灣糖尿病盛行的原因之一,建議糖尿病人在每年例行追蹤增加上下肢血壓比「踝肱血壓比值」(Ankle-Brachial Index, ABI),檢查自己下肢動脈健康狀況,維護周邊血管健康。
台日交流分享臨床經驗 預防周邊血管危害
日本周邊血管治療學術組織(JET),由前主席飯田修(Osamu Iida)醫師指出,日本和台灣的社會結構和種族基因相似處甚多;都同樣面臨高齡化社會,日本和台灣人民也都是糖尿病盛行率高。未來日本周邊血管治療學術組織JET將和台灣周邊血管學會TSPI合作,交流分享臨床經驗與數據,共同努力提升治療技術,並進一步做到預防疾病來增進雙邊國民的周邊血管健康。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793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