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工業國集團(G7)高峰會21日閉幕,除了美國、日本、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加拿大、歐盟,澳洲、印度、印尼、韓國、越南等國也受邀出席,最吸引國際社會的還是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的出現。3天的議程,有哪些重要的焦點?外媒
《日經亞洲》整理如下: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澤倫斯基出盡風頭
澤倫斯基親自出席峰會可能是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因為他代表一個正飽受核武威脅的國家(烏克蘭),在一個帶有原子彈傷疤的城市(廣島)談話。
澤倫斯基除了與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會晤、取得更多軍援以外,也和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有談話,印度是其中1個不願公開譴責俄羅斯的國家,自戰爭爆發以來,甚至還增加了與俄羅斯的貿易,尤其是石油進口,從而削弱了國際制裁的影響。
二、反經濟脅迫協議
七國集團首次通過關於經濟安全的獨立文件,有意建立新框架來對抗經濟脅迫,雖沒有直接指明哪個國家,但一般都認為是劍指中國及俄羅斯。
專家認為,2年前還不太能想像G7會通過這類聲明,但在中國報復立陶宛與台灣增進關係後,歐盟的立場發生了變化,更加敏銳地看待中國的侵略。
三、將中國去風險化 「全球南方」也被納入
這次峰會有8個非成員國受邀參與,主要是新興經濟體,特別是印度和巴西,他們是二十國集團(G20)的現任和下一任主席國,試圖降低中國帶來的經濟風險,並加強與中國爭奪區域影響力的籌碼。
四、四方成員同意電纜連接
四方安全對話(也稱為Quad,成員有澳洲、印度、日本和美國)宣布一項關於海底電纜的新協議,重申對「自由開放、包容、有彈性的印太地區」的承諾,也是盟國合作保護關鍵基礎設施的例子之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五、台灣局勢的穩定,對繁榮至關重要
G7領袖公報重申,台海和平與穩定,對國際社會的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G7隨時準備與中國建立關係,希望能共同應對全球挑戰,採取「去風險」而非「脫鉤」的方式;不過據知情人士透露,G7領導人感覺,雖然需要與中國接觸,但也非常清楚北京想要實現的目標,包括改變現有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