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執念2/被遺忘的少年銅像成療癒主軸!編劇林冠慧無奈割捨

▲《不良執念清除師》編劇林冠慧因圓山的一座少年銅像啟發靈感,最後卻因預算砍了故事,令她非常不捨。(圖/記者陳明中攝)
記者江芷稜/專訪-2023-05-20 09:05:00
以往奇幻電視劇大多改編知名的IP(Intellectual Property,智慧財產)小說或漫畫,藉著累積已久的書迷或粉絲,打好收視率或票房的基礎,但編劇林冠慧2020年發揮創意,以原著劇本《魑魅魍魎》獲得電視劇本開發補助,構思起源於她對書法的嚮往,加上回家途經圓山時看到一個捨身救人的少年李再春銅像,曾被他人敬佩感念,如今被人遺忘後孤零零佇立中山橋下,令她相當心疼,有感而發寫下故事,並改名為《不良執念清除師》。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身為編劇、導演的林冠慧,對於《不良執念清除師》拍攝必須精準掌握進度。(圖/林冠慧提供)
為了將故事說得完整,林冠慧原先劇本裡設定有7個怪物,最後砍掉了「銅像篇」,而這個故事其實是《不良執念》的發想開端,因為預算關係,斟酌取捨後被犧牲,她覺得可惜且不捨,「我跟製作人都滿傷心的,但是沒有辦法,必須在這樣限制下讓故事完整」。她遺憾地說:「我內心拉扯了非常久,每次提到這件事就是暴怒,我心裡不舒服的是,好像對不起那個銅像,它是我這部劇的靈感來源,是最該寫出來的故事,沒想到它會被最先拿掉,每次騎機車經過圓山,看到那個銅像會想著對不起」。

「怪物不壞,壞的是人心」,林冠慧不喜歡太過沉重的劇情,擅長用有趣、輕鬆的節奏,去描述充滿傷痛的故事,因為不是大IP改編的劇作,缺乏粉絲基礎,推動每個奇幻故事時都像闖關卡一樣,要經過層層考驗,獲得投資方認可,撰寫大體老師林永川因失去雙親,頓失人生目標,開始在家裡囤積雜物,親近流浪漢、在背上刺青仕女圖,想要擺脫一個人的孤獨感,最後猝死成無名屍的淒美故事,起初曾被高層否定,認為人不會因為失去雙親放棄人生,「當時有點講不通,因為這跟個人的生長背景、人生體悟有關」。

▲范少勳飾演的上班族因為父母雙亡頓失人生方向,這個故事獲得許多觀眾共鳴。(圖/翻攝自《不良執念清除師》FB)
▲鄭人碩(中)在《不良執念清除師》飾演路標幻化的人型,與主角們互動相當逗趣 。(圖/翻攝自《不良執念清除師》FB)
這齣戲播出後,收到許多觀眾的正面回饋,這個曾受到打擊的大體老師故事,反而成為觀眾最有共鳴感的一集,林冠慧收到一些罹患憂鬱症的觀眾私訊,認為這類情節讓他們感覺被理解了,「原來每個人都有這麼孤單的時候,希望大家可以從這部影集獲得欣慰感,不是要活得多努力、開心,而是有療癒、被人擁抱的感覺」。

林冠慧的心思細膩,她以主角蒲一「永」、曹光「硯」、陳「楮」英姓名,帶入書法四寶的「筆」、「硯」、「紙」,墨則是每個怪物執念蔓延出來的紅色絲線,將每個故事劇情縷縷糾纏、飄盪在人世間,還在劇裡埋下許多梗,最終集蒲一永在科學館跌落時,地面上的「東方故事與傳說」展覽圖案竟然就暗藏著他曾幫助過的河裡石像、仕女刺青、人行道路標、娃娃、雙胞胎,眼尖觀眾隨著深入劇情後,就像解謎一樣,慢慢串起每個故事的關聯性,發現美術組、編劇的小巧思,越看越入迷。

▲《不良執念清除師》最終結局蒲一永從高處跌落,所有執念化成地板接住了他,救了他一命。(圖/翻攝自微博)
粉絲形容,《不良執念》裡每個故事都包含3種執念,包括怪物本身的想法、它們牽掛的人和主角們內心的執念,3個不同層次的想法構成故事,尤其故事以親情居多,包括范少勳飾演的大體老師林永川因為父母雙亡變得一蹶不振、鄭元暢飾演的意外喪子走不出陰霾的爸爸、鍾欣凌詮釋女兒被綁架後開始轉移思念到人形娃娃身上的母親,濃厚親情非常催淚。

被問到是否刻意強調劇集裡的社會責任?林冠慧解釋,並沒有特意往這個方向走,「我一直不喜歡太沉重、說大道理的東西,這些故事講述的,都是我在乎的情感,包括季芹飾演的綁架犯,都有她可憐可悲的執念,妒忌心都會發生在我們身上,只是當下一個坎過不去,就可能觸動殺機」,讓小小的惡意變成不可逆轉的社會案件。

▲鍾欣凌在《不良執念清除師》因綁架案喪失愛女,演技相當催淚。(圖/翻攝自《不良執念清除師》FB)
儘管劇情悲傷又刻骨銘心,編劇林冠慧表示劇名取作《不良執念清除師》,其中的「不良」指的是男主角蒲一永,個性頑皮喜歡欺負別人的特性,而非指涉執念是不好的,關於快樂、悲傷、遺憾、憤怒的感受,都可能變成執念,她覺得好壞的執念都是很珍貴的東西,才會讓人糾結,不一定要消除,這部劇不是告訴大家要消除執念,活得快快樂樂,而是像曾敬驊在劇裡開導鄭元暢飾演的喪子之父說的話一樣,明明有很多其他的記憶,但我們常常只記得最糟糕的瞬間,希望大家稍微手放鬆點,不要陷在裡面,「腦海裡不要只是裝著負面的執念,盡量留點空間給好的回憶吧」!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更多「不良執念幕後揭密」相關新聞。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