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管署昨(9)天公布今年首2例境外移入茲卡病毒病例,是北部一對30多歲夫妻,4月中旬赴馬爾地夫旅遊,返台後因陸續出現發燒、喉嚨痛等症狀就醫,確診為茲卡病毒感染。《NOWnews今日新聞》整理茲卡病毒是什麼?傳染途徑及死亡率等,一文快速掌握茲卡病毒。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茲卡病毒是什麼?衛福部疾管署指出,茲卡病毒感染症(Zika virus infection)是由茲卡病毒(Zika virus)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是經由蚊子叮咬傳播,最早在1947年於烏干達的茲卡森林中的獼猴體內分離出來。
目前依據基因型別分為亞洲型和非洲型兩種型別,在中非、東南亞和印度等都有發現的紀錄。過去只有少數人類病例的報導,直到2007年在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的雅蒲島爆發群聚疫情,才對此疾病有較多的認識。
📌
茲卡潛伏期多長?傳染方式有哪些?茲卡病毒潛伏期通常為3至14天。傳染方式有以下幾種:
1. 病媒蚊傳染:如果被帶有茲卡病毒的病媒蚊叮咬,經過約3至14天的潛伏期後開始發病。在台灣,可傳播茲卡病毒的病媒蚊為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斑蚊一天叮咬人的高峰期約在日出後的1–2小時及日落前的2–3小時,此時外出時要特別留意做好防蚊措施。
2. 性行為傳染:茲卡病毒感染者可透過性行為把病毒傳給其性伴侶,有文獻報告指出,已在人類精液中發現茲卡病毒,且已有數起茲卡病毒透過性接觸傳染的案例。
3. 母嬰垂直傳染:部分研究發現茲卡病毒可能躲藏於胎盤及存在於羊水中,可經由母嬰垂直傳染。
4. 輸血傳染:此外,由於約有80%的個案沒有明顯症狀,感染者在不自覺下可能經由捐血將病毒傳染他人,因此在流行地區可能會發生輸血感染。
📌
感染茲卡病毒會怎樣、有什麼症狀?疾管署指出,茲卡病毒是黃病毒的一種,不是每位感染者都有明顯症狀,約20%的感染病例會出現典型症狀有發燒、紅疹、關節痛、關節炎、非化膿性或充血性結膜炎等,其他常見症狀為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厭食、腹痛及噁心等。
茲卡病毒感染症之症狀與登革熱相似但較輕微,這些症狀通常在3–14天的潛伏期過後開始,症狀持續約2–7天,常會被忽略或被誤認為登革熱。一般人感染茲卡並毒死亡率低,但如果孕婦被病毒感染,胎兒可能會發生腦損傷並伴有小頭畸形或死亡。
📌
茲卡病毒有疫苗可接種嗎、如何預防?茲卡病毒感染症主要經由斑蚊叮咬傳染,目前無疫苗可預防,避免病媒蚊叮咬是最重要的預防方法。疾管署建議戶外活動時,可使用含DEET、Picaridin或IR3535的防蚊液,如果還要防曬,應該先塗抹防曬乳液,再使用防蚊液,或是穿淺色長袖衣褲防蚊。
在居家環境上,要清除家戶內外孳生源,例如清除空花盆積水等。同時也不建議懷孕婦女前往流行地區,如果一定要去務必要做好防蚊措施。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疾管署也建議,凡自流行地區返國後,均應自主健康監測至少2周,持續使用防蚊液至少3周,無論是否出現疑似症狀,男性在3個月內及女性在2個月內均應使用保險套,採取安全性行為,或避免性行為,以避免家庭群聚甚至是社區傳播。此外,自茲卡病毒感染症流行地區離境,一個月內要暫緩捐血,避免可能造成輸血感染。
📌
台灣感染茲卡病毒病例多嗎?我國自2016年迄今共確診28例茲卡病毒感染症病例,均為境外移入,感染地多為東南亞國家。基於國內新增2例自馬爾地夫移入之茲卡病毒感染症病例,疾管署即日起將馬爾地夫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至第二級:警示(Alert),目前我國列為第一級注意(Watch)之國家有88國,列為第二級警示(Alert)國家有1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