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當局進一步推動數位經濟,「數據」也被視為另一種生產要素,如同土地與勞動力,並為發展數據「市場」進行試驗。近來中國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完成了首次「個人資料」交易,讓求職者藉由銷售履歷進一步獲利。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南華早報》報導,由中國國家支持的貴陽大數據交易所,近來完成了第一筆涉及個人資料的交易。當地政府表示,在徵求個人用戶同意後,當地「好活科技」公司蒐集其履歷,並透過機密運算等技術確保可用性和隱私後,將資訊處理成「數據產品」。據貴州政府稱,好活科技取得法律建議後,將數據產品上架貴陽大數據交際所,雇主單位可以在該交易所購買數據。
報導指出,中國當局正在將「數據」視為另一種生產要素,就如同土地和勞動力,並且為發展數據市場進行試驗。其中個人數據特別敏感,因為事關中國嚴格的個人訊息保護法。
貴陽是中國第一個營運數據交易的城市,但營收其實並不高。官方數據顯示,貴陽大數據交易所節制2023年2月的累計成交額僅為5.49億人民幣,僅460個商家進行數據交易。據其網站稱,該交易所目前最受歡迎的四種產品中,包括地圖數據和服務。
而最新的個資交易,據貴州政府表示,可以分享其履歷的個人用戶,藉此獲得交易所的分潤,讓「求職者在找工作的同時也能賺錢」。貴陽大數據交易所沒有透露每個用戶可以賺到多少利潤。
隨著中國尋求進一步推動數位經濟,北京近年來針對該國的海量數據制定了戰略計劃。再大幅增加對數據安全和侵犯隱私行為的處罰力度同時,也致力創造數據商業市場。
根據中國國營庫「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CAICT)先前所發佈的白皮書中顯示,截至去年11月,有48個類似貴陽的數據交易所,另有8個還在發展中。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上海數據交易所於2021年底展開交易,而深圳數據交易所則是從去年年底開始。但在貴陽近期的行動之前,這些主要交易所的交易,限制在不涉及個資的市場數據。
即使數據交易面臨根本性挑戰,但仍努力在中國推進。 CAICT表示,中國法律仍未對數據所有權和相關權利做出明確定義,這使得業界難以形成共識。在中國創建數據市場還會碰上包括機密計算等必較技術,拉高採用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