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迺訓/自由撰稿人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自有意從政參選總統以來,已為其特立獨行的發言豎立鮮明風格而毀譽參半。那怕是藍營內部對其風格採取保留態度的也不在少數。
然而必須說,自其二次宣布參選總統以來,已較前次有所調整改變。綜觀郭近期多數政見式發言並不全然無稽,至少都是技術即將可行或未來必然趨勢,而非部分人士渲染成的天方夜譚。然而仍遭媒體揭露後引發負面評價。
究其原因,郭台銘的人設刻板印象短期間尚未消除,任何良善建言都可能因此而美意打上折扣;甚至,當前民進黨治下的台灣已是民粹當道,都能有害統治的言論以及選舉政見,無不被惡意斷章取義、概化而曲解為存心不良、沒有實現可能等負面政治攻擊。而導致媒體上對郭友善的新聞貧乏的「現實」原因,則是因為沒有「親郭媒體」,或者更尖銳地說,郭自己沒有「媒體」。
因此即便郭台銘國際觀完勝對手,科技發展趨勢瞭若指掌;但是程式語言滿分的他,顯然政治語言學分沒修完,才會讓他每每發言受挫、又得不到應有的助攻傳播。這是郭的短板,如要爭取大位只能逆性而改別無捷徑。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郭短期內想要在媒體領域有所突破相對困難,因此務實地勤走下鄉、主動多聽地方民意與弱勢需求減少引領式的講話。在長處已經曝光過度之下,有策略性地將其短處化為長處,或許能為其的下一個階段換來更多的民意擁抱。至於那些綠色發出的有害雜音,郭台銘不聽也罷!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