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侯友宜在新北市議會明確表示,「中華民國是個『杯子』,台灣是『水』,這是一個共生體,杯破水灑。」引起各方議論。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侯幕僚透露,「侯友宜近年多次南下,深深感覺台灣南北大不同。南部民眾特別是青少年,對『台灣』有絕對認同感,對『中華民國』卻無感,但無論稱台灣或中華民國,南北都是一家,……『杯子理論』和侯心底的想法不謀而合。……侯友宜認為中華民國和台灣難以割捨,區隔民進黨的「中華民國台灣」論點。」
幾天以來的事實已呈現,這當然是一個破爛無比、越說越亂、越給自己惹麻煩的比喻。就具象的實物而言,杯內之水連同杯子的體積大小就只是多了杯子薄薄的厚度罷了。如果以此形象映射到侯友宜所說的中華民國(杯子)與台灣(水)的關係,那麼,中華民國的領土應該就只比台灣陸地多一圈可能連12海浬都不到的範圍吧?這合乎憲法嗎?
換言之,這個「共生體」集合的領域就只在台灣,也就是「中華民國台灣或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與中國大陸只有過去的歷史與現在的地理關係,沒有現實與事實的兩岸一中關係,是鄰國關係,是「兄弟之邦」,是「特殊國與國關係」,就是「一邊一國」。換言之,有人主張的「憲法一中」在侯友宜的比喻中是無法找到立足點的。「杯水理論」本質上就是台獨路線,是民進黨想要的結果!不知侯意識到了嗎?
侯友宜對兩岸關係的定位應該在「杯水理論」表達得很清楚了,邏輯結果恰恰就是蔡英文的「中華民國台灣」,蔡的說法也是「中華民國和台灣」連在一起,「難以割捨」啊!當了人家的喇叭、跟班與轎夫,怎麼「與二○二四潛在對手做出區隔」?那麼,不論侯與團隊將來如何批判賴清德,他的兩岸論述應該脫離不了「四個堅持」的籠罩,如何能如其幕僚為其解釋所說的「區隔民進黨的『中華民國台灣』論點」?
現今青少年國家認同混亂,認知錯誤,是台灣的大不幸、大悲劇、大困境。究其原因,不就是國民黨長期論述怠惰、理念虛空、價值混淆、膽小怯懦、投機短線,以致沒能提出根據事實基本面、可以感召人心的政治戰略所造成的嗎?馬英九應為禍首吧?如今還倒果為因,以此為道理,不知改過,反倒以自己造成的錯誤結果為出發點,繼續應和民進黨把台灣搞到今天兵凶戰危、受國際強權宰制剝削的悲劇路線,是天意,還是人禍?
其實不只這些,賴清德譏笑國民黨在國家認同上如罹患「精神分裂症」,國民黨反批賴清德「精神分裂」,朱立倫4月26日在中常會批評賴清德時表示,「賴過去堅持台獨,現在卻要和平保台,想拿國民黨的香來拜民進黨的神主牌,才是精神分裂的自我介紹。」好像民進黨抄國民黨路線,如今當了民進黨蔡英文路線的喇叭、跟班與轎夫而無絲毫自覺,不是實際上都同時罵自己「精神分裂」嗎?對照國民黨的歷史,症狀不是更嚴重嗎?
侯陣營可能是打著這樣的算盤,先騙得選票選上再說,吃定藍營支持者會含淚買單,同時老共會認為,國民黨無論如何總比民進黨好得多。最終可能還是人算不如天算的,縱使選上,後遺症會很難消化,難保不再來一次更大規模的太陽花運動。何況,論述混亂無力,現在有被郭台銘趕超的危險。
由於兩岸情勢已起本質的變化,今年大選可能三腳督,原本兩岸路線應該是一個三方爭議的重點之一,可以根據事實基本面務實攻錯論證,讓台灣民眾對實際情勢有更清楚與真實的認知,這樣才有機會為台灣發展出一套高級的政治戰略,依賴政治戰略而非軍事方略才能有和平的機會與希望。可惜,柯文哲也是走在「中華民國台灣」這條路上的,三方沒什麼差異。
在這次大選,兩岸議題之爭應沒有實質意義了,剩下的就只會是訴諸生物慣性之情緒認同的概念抹紅與抹獨、戰爭與和平的荒謬假設等等,使用沒意義的虛假話題相互憑空抹黑攻擊而已,只會有盲目的情緒發洩,沒什麼道理與務實方案可言。
既然侯友宜這條「杯水路線」就是跟著蔡英文的「中華民國台灣」邁進,必然會「成為強國的棋子」,被強國盡情玩弄,就是打臉自己。
侯友宜4月28日再度談及「杯水理論」時說,「應讓國際社會正視中華民國存在,也要凝聚台灣內部共識,讓大家清楚中華民國與台灣密不可分,就像杯子與水『覆巢之下無完卵』」。
為了解釋「杯水說」,又搬出「覆巢之下無完卵」,中華民國又變成了巢,台灣便又成了卵蛋?就人民對具體實物的印象來說,杯水與巢卵差距很大,這種解釋只會令自己的說法越來越離譜,笑話越鬧越多越大條!
大陸的人心也早起變化,台灣政治人物不能不知,不善加利用引導以為台灣之助。侯友宜應趕快丟掉杯水與巢卵,回歸事實基本面與一般經驗法則,好好了解兩岸的歷史與問題的根本,直指病灶,直指人心,利用中共還難以出手的形勢與其間,提出具備跨越台海號召人心的政治戰略才是正道正法。
最壞情況未到發生時刻,大家都會異常勇敢,大聲說「不畏戰,不懼戰」或「保衛中華民國台灣的安全與主權」之類的大話,腦子充滿戰爭卻忘了最重要的政治戰略,隨興錯誤比喻現實情況,誤導自己的思維邏輯,必定走上高風險之路,卻又寄望永保和平。可能嗎?
●作者:朱駿/時事評論人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