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仔內/走過1197日 指揮中心「光榮退役」瑕不掩瑜

▲專業又細膩顧及防疫與生活,讓螢光幕前的指揮中心變得鮮明而立體。(圖/指揮中心)
記者許若茵/特稿-2023-05-01 10:00:00
2019年12月31日凌晨,一篇PTT貼文就像戰報劃破寧靜的生活,讓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敲響戰鼓,警示台灣防疫體系,得以提前應對這波源起武漢的未知疾病,也揭開了超過千日不眠不休的漫漫抗疫之路。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民眾還沉浸於即將到來的農曆年節中,疾管署卻絲毫不敢大意,在持續監測國際疫情後,於2020年1月20日成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正面宣戰新冠肺炎。

回顧這1197天的日夜更迭,指揮中心就像是一座「燈塔」,辦公室的燈光直至深夜未歇,更不分過年過節,總有同仁留守值班,埋首於件件樁樁防疫工作中,指引著防疫下一步,這也是各地衛政體系在這千餘日來的日常。

「箇中的辛苦,很不容易讓外人去感受到,不過對我們來講的話,人生就是這樣子,難得剛好去躬逢其盛,你想選也選不到」,衛福部長薛瑞元過去曾坦言,防疫工作的艱辛,一般民眾難以想像,但球來就打,面對任何挑戰,指揮中心沒有喘息的空間,只能步步為營,謹慎面對。

在疫情初期,面對完全陌生、又遭中國封鎖消息的傳染病,公開透明的記者會,成為瓦解恐慌的最佳利器,3年來的960場記者會,背後是無數基層夙夜匪懈奔波疫調、指揮中心成員們統整分析,才能化為最清晰的資訊傳達給大眾,穩定民心,化為疫情間的「定海神針」,每天下午2時,守在電視機、手機、電腦前觀看記者會直播,也成了民眾必備的生活節目。

武漢包機出現確診者,讓時任指揮官陳時中落淚,又或是陳親登寶瓶星號廣播「可以回家了」,以及為了消弭歧見,全員戴粉色口罩開記者會,還有條條金句連發,專業又細膩顧及防疫與生活,螢光幕前的指揮中心變得鮮明而立體,更出現了高人氣的「防疫五月天」,都代表了民眾的肯定與支持。

細究台灣防疫成功脫離不了政府與民間齊心,關鍵在於「信任」,然而這並非一夕之間就可生成,也是日積月累以來,在冰冷的工作中,溫暖的人性串連起疫情間被迫拉開的距離,當疫情嚴峻之際,將帥親赴沙場,無疑是最佳鼓舞士氣的方式,讓民眾感受到沒有人被拋下,還能迅速凝聚向心力,而以身作則,並非作秀,放下官架子,更是真正守住了疫情,打動了民心。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自新冠肺炎爆發以來,假消息也層出不窮,整體「順時中」氛圍越發濃烈,在第一線媒體的處境就越之不易,每日的記者會前,各種確診數字、群聚爆發消息亂竄,記者欲求證,卻可能因為「防疫理由」與繁重的行政工作,難以在第一時間就得到回覆,然而在公開直播的記者會上提問,又免不了被意見相左的網民謾罵,儘管台灣防疫相較各國已可謂是佼佼者,但仍有許多可完善之處,面對政策提出質疑並非破壞團結,因為站在第一線的記者比起民眾更貼近看見防疫人員從烏黑秀髮冒出縷縷銀絲,更能感受防疫工作的沉重與專業。

平心而論,指揮中心在防疫期間,確實仍有許多爭議尚待釐清,各階段也還有該檢討的缺漏,不過所有防疫人員的辛勤絕不可抹滅,儘管有些過錯仍舊瑕不掩瑜,沒有功勞至少也有苦勞,回想起那些慶賀「+0」之日、走過三級警戒、國門解封乃至今日,指揮中心走過1197個日子,如今正式解編,這是場值得驕傲的場光榮之戰。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