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財團法人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台亞會)、社團法人台灣防災產業協會共同主辦,法蘭克福展覽有限公司、沃草協辦之「亞洲防災高峰論壇」4月26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登場。本屆論壇主題為「不確定時代下的民間防災韌性」(Building Disaster Resilience through Civil Preparedness under Uncertainty)。今年的論壇設定,是民間如何面對大規模災害下的可能情境與應對。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天有來自新南向政策關注國家的泰國曼谷副市長,以及理念相近日本之學者共襄盛舉,多位國內重要產官學研專家也將到場參與。本場論壇繼延續109年、110年及111年匯集國內外先進在臺灣討論氣候危機下的防災策略以及探討氣候危機下如何再造區域韌性。
台亞會董事長蕭新煌在致開幕詞時強調,科技、善治以及充滿活力的社會網絡是建構防災韌性的三個要件。政府保護人民福祉的意志,展現在由上而下的善治;加上民間社區防災動員由下而上實踐,這兩股力量結合台灣優異的科技實力,成為打造「堅韌之島・韌性國家」的堅實基礎。台灣在民間防災韌性的表現上有相當不錯的表現,政府積極準備,公民社會更充滿活力,兩者協力,打造了台灣的防災韌性。
防災產業協會理事長亦在開幕詞提到,防災協會的成員除了傳統的土木、水利、消防之外,也加入了氣象、車聯網、虛擬實境,金融,甚至能源等新領域。因為新時代的防災意識需要透過多元領域的結合,用創新的方法降低災害帶來的損失。例如氣象科學讓我們可以精準預測災害的到來、虛擬實境可以進行災害模擬等。
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主任吳武泰指出,在面對全球災害高頻率發生和損害程度增大的風險,災害防救管理對策重點應思考以「提升韌性」務實面對。行政院於今年擬定災害防救基本計畫,針對「氣候變遷」下檢視改變所帶來災害衝擊面項提出對策,同時結合「數位轉型」,應用災防科技工具有效提升災害管理效能,最後以「韌性重建」,提升民間能量,強化大規模災害復原重建量能。
消防署長蕭煥章則表示,現在的防災準備上,科技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今日論壇的一大亮點,將會對科技如何加強防災有諸多探討。除此之外消防署也致力於和新南向等鄰近國家在防災方面多做連結,例如中部的竹山消防訓練中心一直有和菲律賓消防界配合訓練的傳統。當災難來臨時,區域連結起的互助更重要。
泰國貿易經貿辦事處代表曾德榮分享,泰國近年來也是歷經許多災害,例如2004年的海嘯和近來的新冠疫情。針對這些天災,泰國則有「曼谷準則」(Bangkok Principles),加強發生災害時各方面的風險控制,是跨領域的整合管理。這份準則其實可以提供其他國家作為防災管控的一種參考。
第一場次邀請到日本東京大學平田直教授,向觀眾介紹日本防災教育推廣與智慧應用,其中討論到世界減災會議上提出的仙台減災綱領(SFDRR)中最重要的就是教育民眾了解災害風險,再來才是風險管控、有效對策、和持續投資減災措施。
緊接著第二場次則由曼谷副市長Tavida Kamolvej帶來國際經驗分享,提出曼谷大都會區在合作防災治理上的做法,例如曼谷風險地圖(Bangkok risk map)。透過風險地圖可以整合各個公部門在防災方面的單方資源,透過資料的整合彙整,以地圖的型態表現。地圖以數位化的型態呈現,並可以即時更新城市裡的最新動態。例如消防水栓經由風險地圖上來顯現分布狀況,交疊上火災發生的頻率和人口密度等資訊,就可以數位分析出哪些地區需要更多的消防水栓。這就是曼谷市在強調仔細處理資料搭配數位科技輔助,來協助防災的風險管控就可以更精準。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各領域專家從多元角度探討國際和台灣的防災面貌後,由沃草營運長洪國鈞、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執行長楊昊以及防災產業發展協會秘書長黃少薇帶領台灣防災各界專家,一同發表提升民眾防災意識的宣導手冊——「公民行動指南」英文版、並且預告後續東南亞語言版本的推出。
面對急遽變化的國際情勢、氣候危機與潛在的災害風險,我們應該如何採取調適行動、降低脆弱度及提高韌性,是全民須共同面對的議題,而臺灣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備受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