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蔡英文19日宣布將成立「碳交易平台」,證交所與國發基金將共同出資成立「台灣碳權交易所」,預計將在今年年中完成設立與登記。近幾年,永續意識抬頭,此消息一出,碳權再度成為火熱話題,但仍有不少人相當困惑「碳權」是什麼?與碳費的關聯在哪?國內即將成立的平台擬採「減量額度」機制,又是什麼意思呢?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受到氣候變遷威脅,世界各國紛紛承諾「淨零碳排」目標,許多國內外企業也都宣示,透過使用再生能源、提高設備能源效率,甚至是植樹造林等方式,與企業本身在一定時間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互抵換,實現正負抵消,達成「碳中和」(Carbon Neutral)。
「碳」是抽象的,看不見也摸不著,對企業、組織、活動、產品來說,在低碳轉型路上,若碳中和是最終目標,進行「碳盤查」即是首要行動,透過資料搜集及科學過程,了解碳排數量及分布狀況,好比在減重前,必須先量體重、分析體脂肪分佈,才能有效率地達到效果。
全球邁向零碳時代,台灣《氣候變遷因應法》也於今年2月15日公布施行,以課徵碳費的經濟誘因,促使企業減碳,同時也是我國邁向2050淨零排放的手段之一。不過,碳費的徵收必須建立在碳盤查的基礎上,目前環保署已強制指定的碳盤查對象分成兩批,第一批即發電業、鋼鐵業、石油煉製業、水泥業、半導體業、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業,以及全廠(場)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年溫室氣體排放量達2.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的排碳大戶;第二批碳盤查對象即全廠(場)化石燃料燃燒的直接溫室氣體年排放量,及使用電力之間接溫室氣體年排放量合計達2.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以上的製造業。
至於徵收碳費的具體實施方式,仍待環保署進一步以子法明定,環保署預計,未來將有超過500廠家將納入課徵碳費對象,大約會在2024下半年開徵。
眼看碳定價時代來臨,碳費的徵收勢必會對企業造成衝擊,「碳權」應運而生,碳權的起源可追溯至1997年《京都議定書》通過後,碳權正式成為可交易的產品,此機制也可解釋為「排放二氧化碳的權利」,通常是以一公噸的排放量作為計算單位。當國家或區域以市場機制設定溫室氣體排放量上限,企業排碳量若超過規定的配額,則需要在交易市場上購買碳權,反之,如果企業有多餘的配額,也可在交易市場上出售,藉此額外獲得來自「碳權交易」的營收。
最廣為人知的例子即是身為電動車產業龍頭的特斯拉,因碳排放量低於歐盟設定的標準,而獲得「碳排放額度」,並在碳交易市場中轉賣給碳排超標的車廠,雖然如今有許多車廠紛紛宣告停售傳統燃油車,但特斯拉確實享受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碳權紅利。
事實上,全球已有超過30個國家及區域設置碳交易所,通常碳權交易的運作方式主要分成2種類型,「排放額度」及「減量額度」。前者經由政府總量管制,訂定全國碳排總量,並分配給各企業,若企業有多餘的額度,即可在交易市場上出售,目前歐盟、美國加州、中國、韓國、紐西蘭等地皆採取此種機制。
第二種「減量額度」交易機制則是企業主動透過不同的減碳、再生能源或造林等專案申請,經境內或是國際機構申請認證後,才可獲得碳權的核發。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達成2050淨零排放目標,蔡英文19日宣布將成立「碳交易平台」,台灣證券交易與國發基金將共同出資成立「台灣碳權交易所」,預計於今2023年中完成設立登記,初期交易標的將由國外碳權為主,而國內碳權則因涉及《氣候變遷因應法》子法,最快須待2024年才能開始交易。此外,碳權交易所董事長將由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兼任,他日前指出,台灣的碳權交易所主要扮演交易的角色,擬採「減量額度」交易機制,在此機制下,碳權則不屬於任何金融商品。
碳權交易所成立消息一傳出,相關「碳權概念股」立即成為市場關注焦點,尤其是水泥股與造紙類股兩大族群,包含華紙、正隆、寶隆、農林、永豐餘、幸福、台泥、亞泥、東泥、信大、嘉泥等。其他相關概念股還包括ESG管理平台倍力、資通,以及碳捕捉的特用化學概念的東聯、永光、中華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