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70歲的陳伯伯喜好戶外運動及騎自行車,六年前感到心臟忽然會大力撲通撲通跳,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心臟科門診,經內科部心臟血管系陳科維醫師診斷陳伯伯罹患心房顫動,經中風風險指數評估,陳伯伯開始長期服用抗凝血藥物治療,然而,去年一次摔車意外造成骨盆腔骨折發生出血,經陳科維醫師評估陳伯伯出血風險、若需手術時需停用抗凝血藥物後,都將提高5-20倍的中風機率,陳伯伯決定接受心房顫動的全方位精準治療:也就是在同一次手術中同時完成「心房顫動電燒」及「左心耳封堵手術」。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3D重組技術 結合人工智慧
術前電腦斷層影像3D重組技術,結合人工智慧手術導航系統,輔助判斷出手術路線及左心耳封堵器裝置的最適當大小,讓陳伯伯的手術更加精準完善,術後陳伯伯的抗凝血用藥更加單純、心臟功能恢復節律,陳伯伯已不再需要服用高劑量抗凝血劑,心臟功能改善後騎自行車的耐力也更好,不擔心意外受傷造成的嚴重出血,能更輕鬆的享受擁抱運動的健康人生!
陳科維醫師指出,台灣栓塞性腦中風最常見的是稱為心房顫動的心律不整,心房顫動是心房內異常放電氣活動,心跳發生又快又亂的不穩定速度,讓病人出現心悸、頭昏暈眩、無力、呼吸困難等症狀。陳科維醫師說明,一旦發生心房顫動,心房喪失收縮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內淤滯,漸漸形成凝結的血塊(血栓);當血塊隨著血流離開心臟到腦部或其他器官,就會堵塞住血管,造成該區域的缺血性梗塞,相當危險。一般在中風風險評估後,大多數患者會需要終身服用足夠劑量的抗凝血劑以消除潛在血塊、預防栓塞性腦中風。
新型心導管 降低腦中風
陳科維醫師指出,「左心耳封堵術」是新型心導管手術方式,可以在短時間,透過大腿靜脈的微創傷口將特殊設計的堵塞器,送進左心房,把心房顫動中90%血塊來源的左心耳完全封閉起來,大幅降低患者未來發生腦中風的機率。在執行左心耳封堵術時,因為手術路徑與心房顫動電燒相同,在適當的病人中,我們可以同時進行兩種術式。
陳科維醫師建議,如果常有心悸症狀,使用血壓計時無法正確測量出心跳,或已知有心律不整的患者,首先應儘早到心臟科門診檢查。如果發現有心房顫動可能,應依醫師建議接受心率監測、食道超音波等進一步檢查。並與醫師討論如長期抗凝血藥物使用,與「左心耳封堵手術」加上心房顫動電燒等選項,以找出最適合自己生活型態的治療方式。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750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