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4月20日屏東縣高樹國中發生葉永鋕事件,為引導學校深化性別平等教育,教育部去年將「玫瑰少年」葉永鋕去世的4月20日,訂為「性別平等教育日」,今年首度紀念。教育部長潘文忠今(18)日重返事發地點「屏東縣高樹國中」,走訪校內性別友善廁所,宣示要建構性別友善的校園。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屏東縣高樹國中三年級學生葉永鋕,因與眾不同的性別氣質而遭到同學霸凌,不敢在下課時間去上廁所,在2000年4月20日上課時,提前離開教室去上廁所,後來被發現重傷臥倒血泊中,送醫不治死亡,該事件引起台灣社會對於性別教育的討論,使得原《兩性平等教育法》在2004年修訂為《性別平等教育法》。
潘文忠指出,葉永鋕事件促使當時正在研擬《兩性平等教育法》草案的學者,體認性別平等不僅只於兩性,還應尊重多元性別差異,因而將草案轉型為《性別平等教育法》,並於2004年由總統公布施行。
為深化性別平等教育在校園的實踐,2022年經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通過,將4月20日訂為「性別平等教育日」。潘文忠表示,今年是「性別平等教育日」元年,感謝葉永鋕的母親陳君汝將4月20日這個日子借給教育部做為性別平等教育宣導日,教育部將持續努力,引導學校在政策規劃、學習資源、課程教材強化性別平等教育,並協助教師增能,引領學生理解並尊重多元性別差異,建構性別友善校園。
潘文忠也走訪高樹國中2021年完成改建的性平友善廁所,並由校方人員介紹男廁標誌設計為玫瑰圖樣,女廁標誌設計為大樹標誌的意涵,是代表不論性別,都可以像玫瑰一樣溫柔美麗,也可以像大樹一樣強壯被依靠。
隨後屏東縣性別平等教育輔導團也分享性別課程與教學推動成果,輔導團主任輔導員蔡正凡以東港迎王平安祭典為例,分享女家將的出現,是一種文化的轉變;輔導員楊媛涵則以自己在世界各地騎車的案例,告訴孩子們性別只是身體的一部分,並不是全部,更不會限制未來發展的想像。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潘文忠說,感謝輔導團長久以來的努力,性平的路還很長,相信透過教育,能孩子們從日常生活中理解性別平等概念。
教育部表示,2022年提出「性別平等教育白皮書2.0」,盼透過白皮書建立接納多元性別的友善學習環境,落實《性別平等教育法》以「教育方式教導尊重多元性別差異,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之理念。為進一步實踐性別平等教育,教育部推動月經平權政策,於今年3月8日宣布自今年8月1日實施友善提供多元生理用品計畫,對各級學校不利處境學生發放多元生理用品,同時提供教學資源,宣導月經教育,增進學生們相互理解、尊重、包容,營造性別友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