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許多國家領導人前往訪問中國,面對俄烏戰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儼然以和平調解人自居,而包括法國總統馬克宏在內,不少人也期待習近平能促成俄烏和平。不過在同一時間,中國為了報復蔡英文總統與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會晤,發動肅殺的大規模環台軍演。對此,《BBC》分析,中國在國際外交上大玩兩面手法,仿佛同時擁有戰狼與和平鴿兩副面孔,但這種策略終究難以持續。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國之春外交穿梭不斷 中國扮演和平鴿大談全球安全
《BBC》報導中指出,中國近期在國際外交場合上展現出一種不和諧的姿態。一方面北京樂於扮演和平締造者,從促成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復交開始,習近平出訪俄羅斯會晤蒲亭,接著西班牙、法國、巴西的國家領導人陸續出訪中國,北京提出了有關全球安全與發展的各種提議,也不忘延續「一帶一路」的政策,持續拉攏南半球國家。
中國還把具爭議的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調職,換上王毅、秦剛這批相對比較溫和的人員,儘管秦剛在上任時強調自己也可以很「戰狼」。這一切關於重塑國際秩序的動作與努力,《BBC》指出都是為了習近平經常提到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以及「中國夢」。
中國想要重新獲得「世界中心」的位置,不僅要有良好的經濟,還需要增強自身的外交影響力。尤其在美中對抗的格局下,美英澳安全條約(AUKUS)、四方安全對話(Quad)等防禦聯盟的成立,讓中國更加感到自己在外交上被圍困,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來打破這局面。
北京試圖重塑世界秩序 以多極取代「美國霸權」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中國中心(Carnegie China)學者莊嘉穎(Ian Chong)表示,隨著俄烏戰爭的發展,「中國意識到美國有很多強大的朋友,愈發能感覺到這種壓制,因此讓他們有更大的動力想要打破」。北京想要改變所謂「美國霸權」領導的全球秩序,改成擁有多個權力中心的「多極世界」。
這樣的主張與馬克宏的歐洲戰略自主理論若合符節,北京強調一個擁有多個權力中心的世界會更安全,但不少人認為這樣的說詞,目的只是引誘其他國家脫離美國的軌道,並試圖加強中國的影響力。
北京總是強調現代中國從未入侵過其他國家,並質疑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失敗,造成阿富汗與伊拉克等國家陷入長年戰亂。這樣的說法對於南半球國家,以及其它和中國與美國關係都不密切的國家,可能會受到歡迎。另外在威權國家中,中國這種不干涉外部事務的態度,也很容易獲得認同。比如在俄烏戰爭中,中國始終避免譴責俄羅斯。
但是在歐洲國家,以及那些與中國和美國都有打交道的國家,這種說法就未必有市場。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馬克宏,馬克宏在訪中期間的說詞受到廣泛批評,許多歐洲領導人都不願與馬克宏持相同立場。美國智庫亞洲社會政策研究所(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研究員牛犇(Neil Thomas)表示,歐洲如今成為美中之間的「搖擺州」,歐洲支持誰、誰就能佔上風。而目前歐洲雖然在美中之間「兩面下注」,但更多的賭注還是押在美國上。
面對台海問題展露戰狼姿態 軍事行動頻頻增加誤判風險
不過中國所有扮演「和平鴿」的努力,都在面對台灣問題上破功。一談到台灣,中國的「戰狼」面孔展露無遺,讓中國標榜自己是和平使者的說詞難有說服力。
《BBC》報導指出,除了報復蔡麥會的環台軍演,中共軍機每月都有數十或數百架侵擾台灣的防空識別區。雖然中國堅持台灣是內政問題,但許多國家認為共軍若犯台就是武力侵略。而且無論如何,一旦中國發動攻台戰爭,至少在亞洲地區,中國無可避免會被認定是破壞和平穩定的元兇。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多數觀察看法都相信,中國不會在短期內發動武力犯台。不過越來越頻繁的軍事行動,仍是增加了美中之間誤判情勢的風險。牛犇指出,北京一方面想要在國際上獲得外交影響力,一方面在台灣問題又表現出寸步不讓的強硬態度,隨著台海局勢越來越受到關注,北京想要同時達成這些目標便越來越困難。
《BBC》最後結論表示,北京想要重塑世界秩序,那麼他的一舉一動也會受到外界更多的檢視。很快中國可能就必須做出選擇,到底要扮演和平鴿或是戰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