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仔內/堅守「無剝削」文化 零售通路綠色轉型才有望

▲隨著永續議題逐漸成為時代顯學,零售通路之間的永續戰,也正如火如荼開打,哪些零售通路的永續價值能夠擄獲消費者以及投資人的的心,將可能優先取得綠色轉型的入場門票。(圖/擷取自Pixabay)
記者鄭妤安/特稿-2023-04-10 17:00:00
全球淨零刻不容緩,無論是個人消費、企業營運,抑或是政府政策,都應將降低對環境和社會造成的負面影響考量其中,並將焦點轉移至如何為全球環境和社會帶來正面的效益。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隨著永續議題逐漸成為時代顯學,零售通路之間的永續戰,也正如火如荼開打,哪些零售通路的永續價值能夠擄獲消費者以及投資人的心,將可能優先取得綠色轉型的入場門票,開啟以永續價值為核心的全新扉頁。

平日隨處可見的零售通路永續策略模式,大致可分為減碳、減塑、減廢等三項目標,無論是包材減量、惜食減廢、扶植社會企業等,各家皆有各自的強項。通路之間的競爭無比激烈,所有專案計畫從適用性到創新,每個細節都馬虎不得。

在氣候變遷嚴重性持續升級的現況下,落實企業社會責任已迫在眉睫,零售通路如何為環境問題提出一套解決方案,並融入在消費者的日常習慣與生活中,不僅有助於提升企業價值,更是邁向環境社會共好的一大里程碑。

如今ESG受到全球企業的重視,零售通路業者進行的永續行動也常被拿來放大檢視,除了專案計畫本身能為環境帶來多少好處之外,有部分人士對於業者是否是「自發性永續」更為在意。

金管會要求實收資本額達 20 億元的上市櫃公司,編制和申報永續報告書,揭露訊息已然成為品牌廠、投資人決定是否合作的參考依據,而一份好的報告書可以帶來的效益,不僅能提高產品附加價值,還能吸引更多資金的投入,近一步穩固供應鏈夥伴關係。不過,這也增添了零售通路業者並非自發性執行永續行動的疑慮。

不論是自主永續,還是為了商業利益,又或者是為了未來購買碳權在做準備,執行永續的本質本就是在為整體地球環境與人民福祉著想,為了哪些目的去做好像也不是這麼重要,甚至這些目的也可能是種誘因,促使企業向前轉型的動力。

只是,若零售通路業者為達成目的,過程中有某方被剝削,深受其害,恐有違背永續本質之嫌,像是有零售通路業者一味著重展店數字達標,而扼殺加盟者的權益,又或者當業者再投入循環杯推動時,卻又希望能減少支出,因而疏忽品質管控等,這些行為都有可能長期侵蝕企業的體質。

零售通路業與消費者生活密不可分,更須善盡企業公民責任,而隨著氣候變遷、人口老化、貧富差距等多項永續風險日益顯著,要聊永續理念,大部分的企業都能高談闊論,大家都揚言要讓消費者能夠更容易做出對環境和社會更好的選擇。

然而,企業文化是一種根深蒂固的價值觀和經營理念,如今各方零售通路都在積極升級綠色轉型,在追求永續的過程中,運用各種手段平衡銷售也好,或是達成某商業利益去執行專案行動也罷,維持無剝削的健康文化才是零售通路要死守的永續本質。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更多「通路永續戰」相關新聞。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