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民眾到「
CROSSROAD跨世代倡議平台」上
提案,希望「恢復流浪動物安樂死與餵養規範」正反意見在網路上討論熱烈,《NOWnews今日新聞》舉辦跨世代系列論壇「安樂死爭議再起!流浪貓狗有何解?」邀請台灣爬行類動物保育協會理事長游崇瑋、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助理教授林怡君、相信動物協會執行長郭璇以及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執行長姜怡如,做為活動來賓提供最第一線的狀況,而主持人則是時事評論員鬼才阿水,在長達1個半小時的論壇中,不難發現雙方雖然意見相左,卻都是為了動物處境在奮鬥。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身為提案團隊之一的游崇瑋,提到目前因為全台收容所爆量,民眾檢舉到相關單位後,都會是以「精準捕捉」為主,目前的人力和收容力根本無法大量捉捕流浪動物,而TNvR節育做法追趕不上流浪貓狗繁殖的速度,所以流浪貓狗一直增加,而第一線受害者就是當地的野生動物「青蛙、蜥蜴、各種昆蟲,山上可能還會有保育類的穿山甲、石虎,他們的生命又有人在乎嗎?」游崇瑋更提到許多愛爸、愛媽喜歡餵食流浪貓狗,卻不想擔起責任送他們去節育,他認為恢復到過去「收容所安樂死」做法,才能有效控制源源不絕的流浪貓狗,也能改善收容所超收下照顧不周的慘況。
而中興大學任教的林怡君則是希望大眾不要把「安樂死」污名化,因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安樂死也是有效控管流浪動物的手段之一,其它還有像是減少餵食、絕育、施打晶片⋯等等,林怡君認為安樂死可以存在,而多管齊下的源頭控管更是重要,畢竟在外頭流浪的動物多數生活品質不佳,沒有穩定食物及乾淨水源,即便有人餵養,也無法確保就是健康的生活著,多半都是受到疾病困擾「安樂死其實是給予生活品質低落的動物一個解脫的方式,應恢復安樂死讓生活品質不好的動物有後路可以退。」
相信動物的執行長郭璇則是帶來一些好消息,雖然全台的流浪動物數量可能增加中,但他們合作的北北基桃縣市,的確在高強度節育的絕育之下,有了明顯的改善。「台北市公立收容所的幼犬入所量,從計畫前的2694隻,下降到去年只剩344隻,1999市民通報專線的人犬衝突通報數量,也從4925件下降到去年僅剩1023件。另外新北市、基隆市的幼犬入所量,也在計畫前後降低將近8成」郭璇更說從政府的角度修法比較難實現,因為資源有限不可能照顧到所有的流浪動物,必須靠著社會民間團體的力量,和政府一起合作,才能夠把流浪動物控制下來。
防虐動物協會的姜怡如則是認為,回到過去的撲殺手段是不可行的,因為當時數字顯示就算一直撲殺,流浪動物的總量並沒有顯著的下降,姜怡如提到新加坡的5年計畫,透過「絕育、送養」等加強飼主管理責任下,星國的流浪動物正朝著大幅下降的方向走,她也希望政府單位可以思考台灣是否應該在飼主、教育方面,灌輸大眾不要棄養的觀念,才能根絕問題。最後她也認為流浪動物安樂死的討論很多,但追根究底大家都是在乎動物權利,應該要回到理性討論,減少針對謾罵,才能更容易凝聚共識,創造一個在動物權利上面來說更健全的環境。
想了解更多有關此次論壇的內容並且參與,歡迎收看今日新聞YouTube上完整節目。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