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與數位平台的興起,使人們的注意力成為稀缺資源。大量充斥且容易取得的資訊改變大部分人的閱聽習慣,當平台們「免費」讓民眾使用其服務,作為交換出去的則是更加珍貴的時間、注意力和使用者個人資訊;過去傳統媒體的廣告無法針對單一使用者進行個人化廣告設定,但在不透明的演算法下,平台得以創造「更加貼近需求」的資訊,進而控制廣告收入,出身 Google 高階主管、後被臉書創辦人祖克柏挖角的雪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尤其善於此道。
追求流量變現 廣告商機難分難捨
2020年12月,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與多數州政府控告臉書「傷害用戶」,召開記者會的紐約州檢察官表示,數年來臉書公司以「買或埋」(Buy or Bury)的策略殲滅潛在競爭對手,例如以龐大資本收購新創 Instagram 和 WhatsApp ,結果創造出具備壟斷市場能力的「Meta巨獸」;美國學者祖博夫(Shoshana Zuboff)形容桑德伯格是臉書的傷寒瑪麗,「她將 Google 監控式資本主義帶進臉書」,幫助臉書創辦人祖克柏達成「極大化用戶使用時間」的目標,並將廣告機制建立在只要用戶愈長時間停留在臉書,平台就可以挖掘更多資料。
同樣的,以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在2021年的營收數據為例,包含搜尋引擎、電子郵件、瀏覽器、Workspace與雲端空間等服務在內的營收仍佔母公司99.6%的整體收入,也就是說 Google 提供的服務仍是母公司主要業務;而在這間科技公司整體營收當中,有81.3%的收入來源為廣告收益,一整年廣告營收竟可高達2095億美元,由此可看出兩大科技公司的廣告收益與企業本身營運高度連結。
與臉書相比,一向較主動與新聞產業示好的 Google 則在台灣推出「台灣新聞數位共榮基金」方案,預計將在未來3年內挹注新台幣3億元協助新聞產業。Google 台灣新聞夥伴關係負責人陳漢隆強調,Google 搜尋引擎並不直接使用新聞內容,主要服務仍是將讀者導流至媒體網站,因此不採用「分潤」的形式而是以金專案核發經費的模式,幫助新聞產業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