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仔內/中國「戰狼外交」路線轉向?還是披羊皮避風頭?

▲習近平2012年上台以來,中國採「戰狼外交」路線,至今根本性戰略目標未曾動搖。(圖/取自 apcss.org )
國際中心徐筱晴/特稿-2023-03-15 10:00:00
近來有一張照片在網路上瘋傳,裡頭可以看到中國前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正在巡視中越邊境,並幫邊境石碑補刷油漆,畫面曝光後,引起大批網友熱烈討論。趙立堅原是「戰狼外交」的代表人物,卻在去年12月初就不曾露面,隨後傳出遭調任外交部邊界與海洋事務司副司長。而中國新外長秦剛也是在這個時機點被提前任命為外交部長,似乎透露出中國過往的「戰狼外交」出現了新的變化。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自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2012年上台以來,中國便出現了所謂的「戰狼外交」(Wolf warrior diplomacy),拋棄過去鄧小平時代的「韜光養晦」,轉而走向「奮發有為」,中國外交官開始採取好勇鬥狠的言詞來展現國威。《BBC》曾如此描述「戰狼外交」,「對外界的指責加以直接的言語攻擊,而非用理據駁斥或解釋,以謗止謗反擊未經證實的言論。」

雖然「戰狼外交」讓中國對外關係,尤其是與西方國家的關係出現全面惡化,公眾對於中國的好感大幅下降。不過從《環球時報》的民意調查結果來看,有71.2%的民眾認為,「戰狼外交」是中國該有的外交姿態,透過挑起國際對立、宣洩國內民眾的挫折感,讓中共當局得以轉化國內矛盾,在對外政策上獲得強烈共鳴。

其中趙立堅在「戰狼外交」上的努力可說是不遺餘力,還坐在發言人位置上的他,時常使用戲謔、甚至暴戾的語言攻擊西方。做為中共或者說是習近平的對外喉舌,他在這幾年有很大「貢獻」。但他卻被「調派邊疆」,銷聲匿跡多時,才以「大叔」之姿現身。

▲中國戰狼趙立堅調任中國外交部邊界與海洋事務司副司長,近日他在中越邊境幫界碑補刷油漆的畫面曝光,引發網友熱議。(圖/翻攝自微博)
反觀,近年來在中國國內反美言論獲得當局鼓勵和支持之際,剛從中國駐美大使轉任為外交部長的秦剛,卻在1月4日時於《華盛頓郵報》發表文章,盛讚美國人民、美中友好,並提到中美兩國保持溝通的重要性。

秦剛的中美關係並不是「拚輸贏」說法,被外界解讀為「戰狼外交」外交策略要轉向了。在疫情延燒三年後,中國不再是各國爭相搶進的市場,如今中共還得力挽外資不出走,再加上白紙革命等內部動亂,以及與俄烏戰爭的牽扯,讓這隻「戰狼」疲憊不堪。

因此在秦剛接任外交部長後,「戰狼」披上「羊皮」避風頭,透過任用資深外交官執行關鍵職務、緩和咄咄逼人的姿態,讓世界產生「北京有意改善對外關係、調整外交路線」的想法。但儘管披上了「羊皮」,中國的「戰狼」根本性的戰略目標未曾動搖。

▲中國外交部長秦剛記者會首秀上,兩個小時之內點名美國18次,再露戰狼之姿。(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秦剛在本月7日的記者會首秀上,兩個小時之內點名美國18次,稱「美方聲稱要『競贏』中國但不尋求衝突。但實際上,美方的所謂競爭,就是全方位遏制打壓,就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並警告美國如果在對中政策問題上不改弦更張,將會有「災難性後果」。

秦剛的狠話明顯是「有備而來」,他在記者會上表示「記得我剛到美國任大使時,美國的媒體驚呼,『中國戰狼』來了。現在我回來當外長,又不給我這個稱號了,還真若有所失。」但他的失望是短暫的,在和氣的外表之下,秦剛展現出的是中國的自信和準備在國際間擔當中心角色的外交。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過去中國將經濟實力做為後盾,使用經貿對各國進行脅迫,如今中共承受的內憂外患,經濟衰退影響了北京手握的主導權權。但「戰狼」並非退縮,而是進行戰術上調整。為了避免美國達成讓世界與中國脫鉤的戰略目標,中國進而分化歐洲與美國。其實,中國延續中共二十大「反霸」概念,明顯就是針對美國。「美西方」預期將被「美英加」取代,亦即區分美國、英國、加拿大和其他西方國家,不挑戰整個西方,分化歐洲與美國,藉此拉攏歐盟,試圖將歐洲推向第三方進而退出新冷戰舞台。

面對西方世界圍堵、貿易限制禁令,以及白紙運動等接二連三的事件導致政權不穩定,「戰狼」選擇披上羊皮,等待露出「戰狼2.0」的時機,翻身崛起反咬全球。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