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今(8)日宣布「智慧台灣計畫」邁入第六年,推出為台灣新聞業者量身打造的「台灣新聞數位共榮基金」,未來三年內將挹注新台幣三億元協助新聞產業轉型。目前還在初步階段,預計5月會有更詳細的審議辦法,如果想要提早知道共榮基金相關的申請事宜,《NOWnews今日新聞》整理與官方相關的問答,方便想申請的民眾提早準備。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市場調查機構 Accenture資料,從 2003 年到 2020 年,傳統出版品的分類廣告轉移到其他如交友、購屋、求職的分類網站,廣告營收下滑7成,但同時,有 81%的新聞讀者透過網路或社群媒體獲得新聞資訊,加上台灣有 1,600 萬的新聞使用人口,八大主要新聞網站的每月訪客流量卻高達4億,顯示新聞產業在數位應用上仍然還有成長機會,有鑑於此,Google推動「台灣新聞數位共榮基金」,以3年3億的資金協助台灣媒體數位轉型。
📍Q:台灣新聞數位共榮基金組成的人員? A: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陳正然表示,會朝向新聞產業、學者專家、數位科技專家、公民團體等方向,待確定後會另行公佈,希望將基金運用在最好的方向,推動更好的新聞產製內容。
📍Q:單一媒體補助的費用多少 A:運作的過程會經過共同審議,案件大小和補助的費用目前都還在規劃當中,陳正然表示有可能會參考其他地區的作法,依照公益性質、共享型態去界定規模,以歐盟的規模,中型可能會在10萬歐元,補助上限會到30萬歐元。
📍Q:哪些型態可以申請? A:「台灣新聞數位共榮基金」開放所有台灣新聞媒體申請,凡產製內容具原創性、符合公眾利益的新聞媒體。陳正然提到,所謂的新聞媒體為廣義的新聞原創工作者為對象,會中做的內容對公眾有益,運用數位科技產製新聞或是運用數位科技來增加閱聽人創新商業模式,都可針對個案審查。
📍Q:何時可以開放申請? A:由獨立的指導委員會和諮詢委員會,包含數位轉型、新聞內容和技術方面的專業人才加入,會針對提交的方案提供建議,待方案確認後,再由協會審定、核發經費,目前協會規劃每單位每年以申請一個計畫為原則,預計在 2023 上半年完成第一輪徵件,預計5月前對外會有詳細的資料公布。
📍Q:審議委員是否會以上位姿態介入媒體的新聞方向? A:召集的審議委員是台灣各個面向專家,不會介入個案,會充分尊重新聞原創的產出,針對創新性、是否會產生公益價值、是否能對閱聽人有幫助、是否能讓媒體找到新的商業模式等為核心,並不會針對媒體內容進行審查。
📍Q:ChatGPT、AI聊天機器人是否能介入? A:陳正然表示自己對於ChatGPT也不陌生,他認為審議委員會有專家有能力來審視是否是透過科技來快速產製新聞,同時,應該不太容易用ChatGPT來創造轉型或是公益,但也會希望盡量避免。
📍Q:即時新聞型態是否能加入申請? A:沒有限定內容的型態,長篇專題式的報導或即時新聞都可申請,但主軸還是要以創新公益、共享、永續經營為主,產製內容須交由獨立的審議委員會進行審查。
📍Q:Google 精簡人力台灣研發中心會受影響嗎? A:Google 台灣總經理林雅芳表示,板橋第二座研發中因為疫情工程有點延遲,希望近期內可以完成。至於人力精簡部分,林雅芳表示,正如總部所說基於策略調整,的確台灣有些部門的人力會有些調整,會影響該團隊在台灣的人數,受影響的員工,會優於台灣勞基法協助被影響的員工。
📍Q:Google新聞不走分潤的原因? A:Google台灣新聞夥伴關係負責人陳漢隆表示,Google在搜尋、新聞功能上都沒有使用媒體的新聞內容,Google只有秀出新聞摘要、標題或是圖片,媒體可以有決定權放或不放,Google的角色是幫助讀者看到媒體的新聞,進而將流量導回媒體平台上,沒有任何營利,可以讓媒體可以用有完整的新聞決定權,往永續發展。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Q:Google新聞的排序是如何取捨? A:輸入某一關鍵字,會出現各家媒體的新聞,順序是如何取捨的?陳漢隆表示會影響Google搜尋出來的結果,包含了媒體的權重性,產出來的新聞相關性,跟當地的重要性等綜合表現會影響排序。
▲Google積極協助台灣新聞媒體進行數位轉型。(圖/美聯社/達志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