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魯旦尼斯肯定不是特別厲害的地中海度假勝地,他們住的也不是頂級連鎖飯店集團的昂貴房間。事實上,這間旅館甚至在 check in 的時候給錯房型,只以加一張小床彌補,整趟旅程飯店都在裝潢。我想,如果把他們的飯店比喻成,介於背包客棧的單人房,跟商務旅館特價房型之間,喜歡在台灣自由行的背包客可能還是較難理解。《日麗》父親被女兒嗆「打腫臉充胖子」是有原因的。
住爛酒店、解開親子心結,似乎是「公路電影」的母題。如果《日麗》是一部公路電影,那《日麗》不免讓人拿公路電影之王德國名導溫德斯成名作《愛麗絲漫遊城市》(Alice in the Cities)來比較。《日麗》差就差在,一開始就「停滯」在度假目的地,無法靠著在偌大公路奔馳的移動風景、夜宿小鎮摩鐵,來「延遲抵達」不願面對的問題。
但,從女兒的視角,老爸是決計不回愛丁堡(蘇格蘭首府)了。電影裡, Calum 由愛爾蘭新星 Paul Mescal 主演,蘇格蘭和愛爾蘭的口音其實是差很多的,但因為我們都不是當地人,Mescal 的模仿也差可擬一個搬去倫敦追音樂夢的樂手。選愛爾蘭出生的 Mescal 也是借用了他《正常人》的故事形象,一個被病妹虐的文學系窮小子,最後到大城市生活。從蘇格蘭去大城市,讓人想到電影《我們的英搖時光》,蘇格蘭出生艾倫麥吉的搖滾經紀人,挖掘了「綠洲」、「The Jesus and Mary Chain」。Calum 可能就是為了揚名立萬而搬去倫敦,但也可能之後都沒成公,只是另一個抹煞自己口音、做一份無聊正職的前「銳舞派對」(Rave Party)小子。
《日麗》從現在的角度,已經是小成本製作中,小兵立大功的典範故事。成功把 Paul Mescal 推上奧斯卡男主提名,證明了導演功力讓這個故事的情感核心輻射進觀眾心坎。從當年的小女孩蘇菲,到如今的人母女同志導演,女孩生命中經歷的「奮鬥」或許是另一個可以化為自傳式故事的勵志敘事。畢竟光想,從土耳其度假勝地離開之後的蘇菲,作為單親家庭小孩,要獲得昂貴的紐約電影學校文憑,找到首部長片資金,這中間可能遇到個困難、經歷的失敗,絕對不比爸爸當年的困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