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個世紀,傳統媒體產業叱吒全球,世界各國皆可見財力雄厚、社會影響力驚人的世家大族。而如今家族企業型態的傳媒,影響力已大不如前,也連帶影響了富人榜的排名。然而掌管先進出版公司(Advance Publications, Inc.)的紐豪斯家族(Newhouse family),仍佔據美國富人榜的第十名。該集團由薩繆爾・紐豪斯在1930年代開始,大量購買報業而發展起來的。兩個兒子接班後,開始擴張並多角化經營,不僅擁有《The New Yorker》、《Vogue》、《GQ》、《Vanity Fair》、《Conde Nast Traveler》、《Wired》、《Modern Bride》等等卓越刊物,還有Bright House Networks和 Discovery Communications控股權等等。然而這樣具有龐大發言權的富豪家族,卻隱身在鎂光燈前,世人對他們所知不多,這也更增添這個家族的神秘色彩。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帝國締造者-薩繆爾・紐豪斯(1895~1979)
美國建國以來,之所以吸引來自世界各國移民的主因,在於他們都抱著一個美國夢。在這個擁抱民主、權利、自由,強調機會平等的國度,只要你肯拼、創新,就有階級向上流動的可能,而紐豪斯家族的開基者—薩繆爾·紐豪斯,就是靠著這樣的信念白手起家的。
薩繆爾・紐豪斯(Samuel Irving Newhouse )1895年出生於紐約市郊東區的貧民窟裡,那是一個典型的猶太移民家庭。父親來自於白俄羅斯,母親來自奧地利,他是八個孩子中的老大。由於父親身體虛弱且意志力薄弱,所以家中的經濟重擔都落在母親身上。雖然母親未受過教育,但是非常務實、精力充沛而且很有生意頭腦。薩繆爾繼承了母親這樣的優點,身為長子,被迫提早長大,十三歲就輟學,在曼哈頓的家弗里學校參加了為期六週的打字、速記和簿記的課程,結業後很快就得到一份在律師事務所打雜的工作,十六歲被提拔為辦公室經理。
薩繆爾由於受到老闆拉撒路法官的賞識,派他去督察毫無生氣的《貝昂尼時報》。他參照其他成功報業的廣告經營模式,利用各種促銷、折扣的方案去吸引客戶下廣告。沒過沒多久,這家報社就起死回生了,他還從中得到一些紅利。隨後他又被交辦去處理另一家有點麻煩的報社Bayonne Times,他很快就發現是因爲這家報社銷售的廣告太少而虧損,於是他開始幫店家量身訂制銷售企劃,然後在報紙上做廣告。果然不到一年,這家報紙就獲利了,他最終還得到50%的股份。
薩繆爾早在當Bayonne 報紙的監督員後,就利用晚上去法學院上課,1916年,21歲的時候拿到新澤西法學院的學位。同年,隨著報紙利潤的增長,他的年薪已高達 30,000 美元,以當時物價來說,這是一筆鉅款。不過他的律師生涯並不順遂。他的官司雖然輸了,卻讓他得到八十美元的賠償金,但是跟報業賺得錢比起來,根本就是九牛一毛,所以他毅然決然的離開法律界,開始專心在併購報業上。
1922年,薩繆爾相中一家置身在一個擁有16萬人的社區,卻一直虧損的《史泰登島前進報》。他認為這家報社很有潛力,於是和拉撒路法官合作,並且與身邊的親朋好友集資後,以98,000 美元的價格買下51% 的股份。接下來1932年,他買下了《長島新聞》,接著又陸續買了七家報紙。很顯然的,他並不是基於對新聞的使命而購買媒體。他不關心內容、編輯業務該如何優化,他只關注如何經營,讓報社賺錢。他運用精打細算的天性及獨到的眼光,看準這些媒體巨大的商業價值,還能在極短的時間內精準算到收購一家報社所需要的成本。一旦看準,就會毫不手軟收購它。買下來後,就全心投入在經營上,讓原本欲振乏力的媒體起死回生。他承認自己並不是什麼社會慈善家,只是一個將報社與雜誌視為個人資產罷了!
薩繆爾的妻子米茨,出身於紐約上西區的上中產階級,家裡是做絲綢領帶進口貿易的,而她本人則是一位慈善家和藝術贊助人。她跟薩繆爾結婚時才22 歲,然而薩繆爾當時已經快 29 歲了。婚後兩人陸續生下小塞繆爾・紐豪斯 (Samuel I. Newhouse Jr.)、唐納德・愛德華 (Donald Edward)。
薩繆爾為了確保家業有後人繼承,對兩個兒子都採嚴格管教,假日會叫孩子來辦公室,訓練他們如何接掌家族企業。也許是因為他沒有童年,從小就生活刻苦,所以對孩子沒有耐心。不過他也自認並沒有盡到一位正常父親,該為孩子做的事情。不過相較於妻子米茨,她的溫暖與藝術涵養,讓孩子在高壓教育下,都還能保有對藝術的創造力與鑑賞力。而這樣的特質,也表現在兩個孩子之後在事業的表現上。
第二代繼承者 小塞繆爾・紐豪斯 (Samuel I. Newhouse Jr.)
薩繆爾訓練兒子的方法就是讓他們在各部門實習,並且跟著他認識許多上流階層,搞懂繁瑣的政商關係。由於小塞繆爾(以下簡稱Si)個性比較內向,再加上是長子,肩負繼承家業的重擔,因此對父親充滿敬畏甚至恐懼。更由於明顯感受到父親比較喜歡相對開放、樂觀與外向的弟弟。因此在自卑心作祟下,年輕時一度生活放蕩,常被質疑是否具有能力接掌家業。所以他成為康泰納仕Condé Nast的領導者,掌管的是比較不賺錢的雜誌業務,而小兒子唐納德則是掌管高利潤的報紙和電視(克利夫蘭的普通經銷商,紐瓦克的 Star-Ledger)。
不過隨著Si在集團越做越久,開始展露了事業雄心,不僅讓雜誌成為美國出版界的龍頭,更是紐豪斯家族事業的主力。他開始延續父親鯨吞出版業的作風,在1980年開展了一樁著名的併購案,以七千萬美元收購了世界頂級的出版社「蘭登書屋」,不僅為集團提升了濃厚的書香氣,還為家族帶來豐厚的收益。1985年以1.8億美元,買下父親夢寐以求的《紐約客》,之後又買下復刊《名利場》。
很顯然的Si也繼承了母親的藝術涵養,他以近乎冷酷的方式,趕走缺乏新意、沒辦法帶來績效的老編輯。大膽運用年輕、有個性的天才編輯,讓雜誌以精練優雅的文字,加入現代藝術與服飾的內容,融會在複雜的流行資訊中。至此,雜誌不只是追求時尚,而是向世人展現時尚如何更具高級感、藝術感,這不只強化了雜誌內容的深度與廣度,也大大拓展了消費層,當然也就獲得豐厚的廣告收益。
Si不僅是出版業的商業鋸子,也是一位藝術收藏家,收藏了許多著名的藝術作品,被《藝術新聞》列為全球前兩百大的藝術收藏家之一,而這樣的藝術涵養,也的確體現在雜誌內容的精緻與前衛的風格上。2017年10月1日,Si離世,享年89歲。這位在雜誌領域叱吒長達六十年的企業家,被《名利場》的著名編輯盛讚為『雜誌領域中,最後一個具有遠見的人』。
第二代繼承者 唐納德.紐豪斯
紐豪斯另一個靈魂人物,就是唐納德.紐豪斯。他的個性相較於Si沈穩,從小就能按部就班的接受父親的培訓,也展現出領導家族企業的企圖心。由於他的個性外向、活潑、樂觀,從小就比較受父親青睞,因此展現出來的自信,也是個性陰鬱的Si所沒有的。不過他沒有母親的藝術天份,缺乏創造力的他反而比較能與父親溝通,也因此接掌了被視為更能獲利的報業與影視業。
唐納德擁有全美22座城市的報紙,最高的掌控權。但是他卻謙虛的說,如果他的報紙做得好,也是本地出版商改進的結果,他們具有高度的自主權。他也曾聲稱,他向來對於干涉地方新聞的決策,缺乏興趣。不過,造成報業蒸蒸日上的主因,還是在於唐納德有提升報紙視野的長才。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唐納德會努力提高商業版的可信度,讓社區的推動者、影響者不會被商會所把持。再者,他也跳脫家族企業內部升遷的窠臼,開始從集團外部聘請高層人才,因此組織的改革都是由這些外部的專業團隊所推動的。報社有自主性之下,工作人員會自行填補許多新聞漏洞,也會設置許多開放專欄。幾十年下來,營運毫無爭議,也讓唐納德的作家們獲得許多重大獎項。有分析家指出,紐豪斯沒有千篇一律的系統,他們只是努力讓每份報紙,成為最能表達該社區的言論平台。
進入二十一世紀的美國,傳統媒體受到網路、社交媒體的衝擊,紛紛面臨重大的挑戰。有人相信,紐豪斯家族歷經幾十年來美國各時代的社會變遷,卻總能因應局勢,聘請高素質的人才對集團進行革新,而這些人都是帶有理想主義、認真的人們。因此這些人才也代表著美國對新聞業的承諾,對於集團未來所面臨的挑戰,也一定能繼續進行內部升級,以此來回應消費者、必要關鍵人的承諾。也許,就是基於這樣的機制,讓這個家族能繼續在美國佔有一席之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