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肥胖,萬病之首,根據衛福部資料統計,台灣肥胖盛行率高,位居亞洲之冠,肥胖或過重比率,成年男性達50%、女性為33%,兒童也有25%。近二年來因疫情因素,民眾宅在家、運動少,導致身形開始橫向發展,尤其是腰圍;這不僅影響外觀,還會產生極大的健康風險。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肥胖的定義是體脂肪過多,體脂肪是脂肪和體重的百分比,依衛福部資料,正常範圍男性15~25%、女性20~30%。肥胖者通常因較多內臟脂肪導致代謝症候群,要是不及早檢查治療,將比一般人增加6倍糖尿病、4倍高血壓、3倍高血脂、2倍心臟病及腦中風的風險,變成慢性病患者。
內臟脂肪≠BMI
體脂肪包含「皮下脂肪」和「內臟脂肪」,皮下脂肪分布在皮膚下方,幫助儲存能量、維持體溫,通常用手就能捏起來,且因荷爾蒙之故女性較男性更容易累積皮下脂肪。內臟脂肪則圍繞在器官周圍,主要存在腹腔,保護內臟器官,但如果累積過多,就會提高罹患代謝性疾病的風險。
那維持正常的體重就沒問題嗎?西園醫院永越健康管理中心影像醫學部陳名聖主任表示:『外表看起來瘦,內臟脂肪可不一定少。TOFI偷肥族(「Thin-Outside, Fat-Inside又稱泡芙人)就是這類代表,所以肥胖絕不能只單看體重及身體質量指數(BMI)!』
一般而言,成人BMI介於18.5~25屬於正常體重,然而醫師們發現,有一群人即使BMI數值小於25,體重落在正常範圍、沒有過重問題,但這群不肥的人還是屬於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高危險群。
慢性疾病與內臟脂肪息息相關
個案林先生,身高166cm,體重65公斤,BMI為23.9為正常之「健康體重」,外表看起來標準,並無過重;但腰圍達91cm,體脂肪率為39.3%。經雙能量X光掃瞄儀(DXA)檢測出內臟脂肪VAT面積為204cm²,超過正常值甚多,為高風險之泡芙人;林先生本人有三高、糖尿病及心臟病史多年,三年內並已進行心臟支架及繞道手術。
偷肥一族,多無運動習慣,皮下脂肪不厚,外表不顯胖,但脂肪都堆積在內臟器官;時間久了,偷肥族的胰島素阻抗性升高,血糖控制愈來愈差,血脂肪升高,身體毛病愈來愈多。因此,當內臟脂肪增加,血糖、血壓、血脂都會失去調控,罹患心血管疾病、阿茲海默症、第二型糖尿病、中風、高膽固醇與脂肪肝的機會都大幅提高。
內臟脂肪量測方式
過往最簡單的體脂肪檢測方式,通常使用BMI指數、皮尺測量腰圍及「腰臀比」;腰圍:男性≧90cm(35吋)、女性≧80cm(31吋),腰臀比:男性>0.9、女性≧0.85,代表相對危險的族群;但如果要得知「內臟脂肪」的多寡及分佈比例,就要透過儀器分析,包括:生物電阻抗分析(BIA)、雙能量X光掃瞄儀(DXA)、電腦斷層掃描儀(CT)以及磁振造影掃描儀(MRI)等方式。
CT及MRI最精準,但CT的輻射劑量相對較高,MRI則需時較長,兩者的檢查費用也高。陳名聖主任表示:『生物電阻抗分析(BIA)與雙能量X光掃瞄儀(DXA)所需檢查時間短、價格親民,加上BIA沒有輻射問題,而DXA掃描劑量相當低,只有胸腔X光的10%,檢查時間也不長,是目前臨床上兩種較常使用的檢測方式。』
1. 生物電阻抗分析(BIA)
快速、簡單,非侵入性且方便,如Inbody等。它利用少量的電流通過人體,藉由測量電阻,來測量身體脂肪組織和非脂肪組織的比例,包含水分、脂肪、肌肉等數值,但種族、年齡、人種、性別或不同的檢查情況,都容易影響到檢查結果。
2. 雙能量X光掃瞄儀(DXA)
簡單、精準、安全、經濟且快速,是目前臨床上最常使用的檢測工具。它可精算出骨骼和肌肉組織的密度,進一步推算體脂肪、內臟脂肪與肌肉組織的分佈比例;還可同時進行骨質疏鬆和肌少症的質量評估。由於量測脂肪準確度非常接近CT,國外專家也建議DXA適合拿來做常規的體脂肪與內臟脂肪檢測。檢測前一天建議禁食、避免重訓(會導致肌肉受損),檢查前須排空尿液、移除所有飾品,約8分鐘即可完成掃描,提供全身組成的分析檢查。
定期檢查降低疾病風險
在國內,體脂肪檢測已發展一段時間,而內臟脂肪在近幾年開始受到注意,美國國衛院也指出,過多的內臟脂肪會讓罹癌機率提升,特別是乳癌、卵巢癌、大腸癌、腸胃道性癌症,內臟脂肪可能非常危險,特別是對女性而言。
想成功減重、剷除內臟脂肪的必要關鍵,運動、飲食缺一不可。DXA身體組成檢查,方便快速,結合體脂肪、肌肉含量和內臟脂肪報告,8分鐘就可抓出隱藏腹腔的「內臟脂肪」,提供給臨床醫師進行疾病風險評估、運動治療處方和營養補充的調整,定期進行監測能更有效降低代謝症候群風險,減少疾病發生。
【個案分享】
林先生(泡芙人/高風險族群)
DXA內臟脂肪(VAT)分析圖中,黃色代表脂肪,紅/紫色為肌肉組織,藍色為骨頭等高密度組織。VAT面積小於100cm
2為正常;100~160cm
2為風險增加族群,須注意飲食及健康狀況;大於160cm
2為高風險族群,建議尋求醫師診治,降低罹病風險。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620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