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120分鐘沒能進球,PK大戰以0:3、一球未進的方式輸掉,這支西班牙用極其難看的方式離開了卡達世界盃的舞台。與其說他們敗給了今天戰術執行堅決、但也是失誤不少的摩洛哥,不如說這支年輕的球隊輸給了壓力和少了那一份拚死一搏的勇氣和自信。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一場沉悶的比賽和讓人意外的結果,說明傳控打法要積極進取,要達到意義上的「全攻全守」,才能照理想畫面的用控球取得勝利。但如果你不敢發揮所長——或者本身就沒有優勢——那倒腳橫傳,除了噁心觀眾,意義不是太大。
西班牙此役最有威脅的幾次攻擊,都發生在最後10分鐘,也就是他們退無可退,開始積極強攻之時。只有到了延長賽尾聲,他們才如夢初醒的開始進行比較大膽的攻擊,讓球隊去爭頂、去邊路突破後傳中,Pablo Sarabia的那次小角度打門,也幾乎就要送他們進8強了,只可惜運氣差了一些,幸運女神別過頭去,比賽時間到點,最終伊比利人在PK大戰中付出了代價。
傳控打法是不是已經過時了?這個問題大到可以寫出一篇論文,正反兩方都各有自己的意見。不過本屆世界盃防守反擊打法擁有更大的優勢應無太大的異議。西班牙這一場傳了1019球,控球率高達77%,但真正看過比賽內容的都知道,最有威脅的那幾球,都是摩洛哥反擊造成的,如果Cheddira和Azzedine Ounahi在單刀時處理球更穩一些,比賽早已結束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相比德國的青黃不接,西班牙換血可說是相當成功,他們有Gavi、Pedri、Ferran Torres這三名巴薩的新生代基石,Morata、Sergio Busquets等老將也還發揮穩定力量。
只是要踢好「Tiki-taka」需要的不只是腳下技術,還要有刀尖舔血的自信和心理素質。這不是一個容錯率很高的踢法,2010年的西班牙冠軍隊進入到淘汰賽後,連續4場都是1:0獲勝。但他們就是能踢進那一球。靠得不僅僅是David Villa的神勇,還有全體球員對於球隊打法的高度自信,該壓上就壓上、該傳中就傳中,每個人都敢去承擔失敗的責任,而那正是這支年輕西班牙所欠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