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11年9月,台北市共有34,686名看護移工,也是全國擁有最多的看護移工的縣市。隨時代變遷,台灣已迎來更重視工作權利與自我價值的「第三代移工」,加上國際勞權壓力漸增、疫情阻絕移工供不應求,都增加了長照家庭僱主的聘僱成本與管理挑戰。台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委託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家總)、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健順養護中心辦理「111年度聘僱移工家庭共照支持計畫」,今年共計服務台北市約1500多個聘雇移工家庭、辦理6場社區活動,在29日於台灣大學霖澤館舉辦成果分享會,探討聘僱移工家庭「高關懷偵測指標」與支持性服務發展之可行性。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自108年起,推動專業社工搭配通譯入戶訪視,積極銜接長照2.0服務、引導勞僱共擬工作時間表、連結照顧技巧指導及語言課程、社區共學活動等,協助聘僱移工家庭解決雙方期待的落差與紛爭。例如雇主最頭痛移工要求休假日,只要自負額616元,就可以申請到一天最多十小時的長照2.0喘息服務。
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甫於111年6月委託專家學者完成的「外籍家庭看護工制度與我國長期照顧服務整合評估初探研究」,就將台北市聘僱移工家庭支持計畫列為七項政策建議之首,建議「應在短期內於各縣市擴大辦理」。研究結論肯定這項計畫「正視以家庭為服務的單元,針對聘僱移工家庭最常發生的文化適應、照顧技巧不足與溝通等問題,建立協處機制,建立專屬移工家庭個案管理服務模式,透過社工人員搭配通譯組成工作團隊,進行家庭需求評估擬定處遇計畫,提供有助於家庭之長期照顧、社區資源、福利諮詢、心理輔導、移工訓練、轉介服務等,資源連結等支持性服務,並辦理相關社區活動促進勞雇關係和諧,達到移工穩定留任、雇主安心就業之『雙雙不離職』目標。如此,受照顧家庭當可與移工建立新家人關係,善待移工、協助移工融入家庭,進而改善家庭對移工運用認知之偏誤,建議是項計畫可於其他縣市擴大辦理」。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家總)秘書長陳景寧表示,家庭遇到長照問題不外乎家人自己顧、使用長照2.0居家服務或日間照顧中心、聘僱看護移工、住機構等四項主要選擇。根據衛福部長照專區資料分析,110年台北市約有10萬名失能、失智、身心障礙等長照需求人口,其中約36.3%聘僱看護移工,是全國之冠,也因此推展長照2.0服務困難,台北市長照涵蓋率僅約三成五,相較於長照需求人口差不多的高雄市已達五成七長照涵蓋率,差距甚大,因此屢屢被中央點名改進。陳景寧建議,臺北市應正視自己有龐大聘僱移工家庭的特殊性,發展因地制宜的創新服務。例如一名移工搭配一位照顧服務員,善用日照中心周末不開張時段,以一對多與時間銀行設計,推動「移工互助喘息」,既能達到勞動部八月間宣示「移工周休一日」目標,又能解決長照2.0喘息服務人力不足問題。
根據中正大學勞工關係學系劉黃麗娟副教授研究,台灣已經迎來「第三代移工」,他們不同於祖母、母親輩,不再只是乖乖聽話、任勞任怨,她們要求合理工作權與休假,努力工作賺錢,但也重視自我價值。陳景寧說,隨著資訊發達與權利意識高漲,「政府無法使用強制手段,雇主必須調整管理心態與方法,自己留住移工」。
陳景寧說,照顧是一件艱困的工作,看護移工與家庭照顧者一樣「勞力又勞心」,都面臨身體疲累或照顧受傷、心理壓力、社交孤立、關係負荷等問題,需要喘息服務、照顧技巧指導、情緒支持等服務。但看護移工是有薪的專業工作者,必須學習與雇主溝通,也要持續精進專業度。家庭時是無法解決這些需求,需要政府發展給與移工的服務。
根據陳正芬教授伴隨本計畫所做的行動研究,影響聘僱移工家庭穩定度是綜合了移工、照顧者、被照顧者三方的實際情況或期待落差而產生的,「高關懷偵測指標」包含語言難以溝通、照顧技巧不足或品質不佳、文化與生活習慣、工作安排與休假、不聽指示、難以信任等嫌隙。
但目前政府因應上述問題的服務資源有限且散落。例如僅3.7%雇主使用了長照2.0「喘息服務」。此外,移工照顧技巧不足或品質不佳,勞動部門提供了「雇主安心計畫」由專業人員與通譯免費到宅指導一次,但一次可能不夠,且目前僅有6.4%雇主使用;若經長照2.0評估可使用「照顧服務」,每次約一小時自負額160元至240元,職能治療師、護理師、營養師可多次到宅指導,並確認移工的指導效果,但雇主知道並使用者少,這些服務應該串連起來加強推廣。
陳正芬建議,未來應定期追蹤勞僱異動比率與異動原因;建立關懷指標與界定資源服務對象;開放移工主動申請服務;明確規範移工休假規範及例外原則,讓勞資仲介三方可依循;鼓勵移工接受語言與照顧技巧課程,發展認證機制;建立移工、原雇主及新雇主「三方聘僱」資訊平台;1955專線增加移工「解惑」與情緒支持「選項」;將外籍家庭看護工納為長照人力,整合失能評估與服務流程。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次成果發表會吸引了各縣市政府、仲介業、長照2.0個案服務、家庭照顧者支持據點等專業人員與一般民眾逾百人參與,會中另討論與長照2.0的資源發展與建立工作網絡,或移工面對不同居住安排,例如雙老照顧、獨居長者,以及不同照顧情境,例如失智症照顧、身障者照顧的挑戰與困境,邀請入戶社工分享。
台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處長劉家鴻表示,從家庭看護移工數及比例看,移工已不再是台北市長照的補充人力,而成為照顧需求家庭主要的支持人力,僅關心移工的勞動條件,無法完全解決移工在家庭內所面對的多變處境,希望透過創新型計畫的執行成果呈現及實務經驗分享,使大眾更了解聘雇移工家庭處境與所需之相關服務,也對於台灣移工政策、長照有更多的看見與洞察。劉家鴻說,未來需搭配各類支持服務,讓專業人員、移工共同攜手合作,除減輕家庭內照顧者之照顧負荷,亦能加強勞雇合作、促進勞雇關係之穩定,並透過政府部門與民間合作打造支持網絡,讓聘雇移工家庭仍有許多待看見的需求獲得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