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後更大危機!「超級細菌」激增 抗藥性達9成

▲世界衛生組織 (WHO) 將每年11月18日至24日訂為「世界抗生素週」。醫師提醒,疫情後高抗藥性的「超級細菌」暴增,將是公共衛生一大問題。(圖/記者鍾怡婷攝)
記者鍾怡婷/綜合報導-2022-11-16 18:23:32
抗疫之路好不容易看見曙光,國內也逐漸鬆綁防疫措施,逐步恢復疫前生活,但國內三大感染症學會今(16)日提醒民眾,新冠疫情期間,中、重症患者使用抗生素比例提高,導致擁有抗藥性的細菌比例激增!在疫情期間的監測報告顯示,已有部分細菌抗藥性達到9成,「超級細菌」快速增加,儼然成為全球公共衛生一大問題,再度威脅人民性命。若抗生素抗藥性問題持續延燒,2050年台灣每5人恐將有1人,因抗藥性細菌感染而死亡。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抗生素的廣泛使用促使病原體不斷演化,快速增加的抗藥性超級細菌,影響層面比新冠還要廣泛。(示意圖/取自unsplash)
每年11月18日至24日訂為「世界抗生素週」,疾管署署長周志浩提到,目前抗生素新藥研發日趨困難,自1987年後,已超過35年無新機轉抗生素問世,而全球性抗藥性細菌持續激增,其影響層面不比新冠輕微。雖然只要施行抗生素管理及感染管制措施,就可有效減少18%抗藥性細菌導致的死亡,但這些措施需仰賴感染科醫師介入。根據統計,國內區域醫院超過半數僅有1位感染科醫生,且感染症專科醫師報考人數也逐年下滑,抗生素管理人力面臨嚴重缺口。

面對抗藥性危機,充足的感染專科醫師及多樣性的抗生素藥物,是必要的關鍵,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王復德理事長指出,解決人才荒的根本之道,將有賴健保訂定「醫療機構感染管制作業及抗生素管理」納入給付項目,且美國商會白皮書亦呼籲正視抗藥性威脅,應給予院內抗生素管理及感染管制給付獎勵或納入健保支付,並適度鼓勵抗生素引進、研發,以維持用藥之多樣性。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疫情期間疾管署醫院感染管制與抗藥性監測系統 (THAS) 2022年第一季監測報告亦顯示,加護病房患者病原體檢驗報告中,部分細菌抗藥性比例激增至9成。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王鶴健理事長提到,根據疾管署統計,在醫學中心今年 (2022年) 第一季較去年 (2021年) 抗藥性降低11.5%;反觀在區域醫院卻上升18.2%6。因此,在重症照護中,有賴重症專科醫師、感染科醫師及臨床藥師的多專科團隊通力合作,方能提供患者最佳化的治療。

最後醫師們也強調,抗微生物製劑合理使用的推動,並不是限制使用,而是優化使用,「對症下藥」、「究因解決」、「因人而異」、「因時制宜」,並透過抗生素合理使用五大要素,包含正確即時診斷、最佳用藥選擇、合理用藥劑量、階段性評估降階、合理的治療時程,以降低抗生素抗藥性的發生。同時提醒民眾謹記『四不一要』口訣:「不」主動要求抗生素、「不」隨便自己買抗生素吃、「不」吃他人的抗生素、「不」要隨便停藥、「要」遵守醫囑使用抗生素。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