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排放」成為全球趨勢,電動車充電議題也引發關注,工研院和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今(7)日舉辦「因應電動車充電發展之電網規劃研討會」,會中成功大學電機系教授楊宏澤表示,目前電動車充電裝置正面臨再生能源占比急速增加,夜間峰供電能力驟減等3大挑戰,指出充電站是電動車發展關鍵,除了市場考量外,還要有完整的法規、電器規格及運作模式,且建置規劃初期政府就應全力參與,故認為台灣在推動電動車發展,可參考國外作法,並提出充電排程最佳化、強化台灣電動車併網充放電站參與區域輔助服務市場誘因、以及以通訊數位化方式管理及服務電動汽車供電設備等3建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1年,全球售出660萬輛電動車,與2020年相比,增加一倍之多,不僅如此,路上有超過1650萬輛動汽車,在短短三年內,增長兩倍,各國政府看準淨零趨勢下,開始制定強力運具電動化政策,帶動產業發展。
成功大學電機系教授楊宏澤於「因應電動車充電發展之電網規劃研討會」表示,目前電動車充電裝置正面臨3大挑戰,首先是再生能源占比急速增加,夜間峰供電能力驟減,再來是充電樁加速佈建,可能會導致需求端配電容量不足,以及跨國市場尚缺乏統一系統與通訊標準等。
楊宏澤指出,充電站是電動車發展關鍵,除了市場考量外,還要有完整的法規、電器規格及運作模式,且建置規劃初期政府就應全力參與。以英國為例,就由政府帶頭帶領G2VA(Grid to Vehicle)/V2G(Vehicle to Grid)充放電鹼證計畫,以智慧能源平台聚合、最佳化調度方式,讓電力可以在電動車及供電網間往返,成為電網運行一大助力,車主也能從中獲得報酬。
至於在電動車充電站建置上,荷蘭設立「國家級智慧電網架構」,讓電動車電池能夠為電網系統所用,並參與輔助服務等能源交易,帶動荷蘭電動車佔比大幅成長。
楊宏澤認為,台灣在推動電動車發展,可參考國外作法,並持續擴大需量反應規模及輔助服務市場發展,讓電動車充電站成為可調度電力資源。他表示目前的核心目的主要是想透過智慧充電技術,緩解尖峰問題,其中,運用市場機制或管制規範,來改變電動車的充電行為,包含透過價差誘因,引導車主在離峰時段充電,避免提高電力系統的供電負荷,以及為了達到負載平衡,根據站點級別的功率限制,在特定時間間隔內,限制電動汽車供電設備的總同時消耗功率。
針對現在電動車充電樁面臨的挑戰,楊宏澤提出3點建議,首先,實施饋線負載裕度預測,將充電排程最佳化,其中相關程序包含進行饋線負載預測、預測日前電動車可用的饋線負載裕度、進行電動車使用者行為分析,安排與分配充電站營運商管理的充電站可充電排程,以及將電動車充電排成傳送至各充電樁,進行案例排程控制。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二,強化台灣電動車併網充放電站參與區域輔助服務市場誘因,包含充電設施實施適用費率方案,提供該併網充放電站優惠費率方案,或參加台電輔助方案資格條件,如以虛擬電廠方式參與台電輔助服務市場,進入輔助服務市場交易等。
第三,藉系統整合,以通訊數位化方式管理及服務電動汽車供電設備,在台電既有的配電線路容量下,以通訊數位化的方式管理及服務EVSE的需求,且不需額外投資相關的硬體設備,即可達到電能使用效率最佳化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