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總體經濟面臨下行風險,終端需求降溫,台灣外銷訂單雪崩式下跌,加上台海局勢緊張加劇,最近甚至出現各國憂慮台灣地緣政治風險升溫,恐導致全球供應鏈「去台化」的說法,成為國內外關注焦點,對此,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沒有去台化的議題」,貌似為產業打了一劑強心針,不過各界仍狐疑,難道「供應鏈去台化」真的只是個假議題嗎?無論有無去台化現象,台灣是否都應慢慢學習如何承擔整體風險趨勢的變化呢?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海關進出口統計,台灣9月出口總值年減5.3%,近2年來首度負成長,作為出口領先指標的外銷訂單,9月指數同樣翻黑。令人更加震驚的是,這一波訂單崩跌,竟也延燒至護國神山台積電。台積電在日前法說會中指出,從今年第4季開始,7奈米及6奈米產能利用率將不再處於過去三年的高點,主因為智慧型手機和PC等終端市場疲軟,以及客戶產品進度延遲所致,而半導體供應鏈庫存需要幾個季度才能重新平衡,並達到較健康的水準,故預期情況將延續到明年上半年。
台灣地緣政治風險升溫 恐讓外界憂慮供應鏈穩定性
觀察近期國際經濟情勢,受到能源短缺危機、通膨壓力持續及多個國家大力升息等利空因素影響下,全球景氣放緩,經濟面臨多重挑戰,終端需求也已轉趨疲弱,再者,台海近期緊張局勢加劇,最近更出現各國憂慮台灣地緣政治風險升溫,恐導致全球供應鏈「去台化」的說法。
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採訪時表示,先前因疫情以及美中貿易戰持續擴大,台灣受惠於轉單效應,然而,近期庫存增加、美國的晶片法案、兩岸局勢、以及台積電鼓勵員工休假一事等一連串的消息,都讓外界認為台灣的半導體好像沒有想像中的表現良好,「能理解為何會有外資尋求替代品,擔憂在台生產風險的可能性發生。」
半導體「去台化」是假議題?
經濟部長王美花日前接受媒體訪問時,曾信誓旦旦的說「台灣持續作為關鍵供應鏈角色,沒有去台化的議題」,國發會主委龔明鑫也強調,去台化的可能性低,「否則世界幾乎會停止運轉。」兩位官員的言論為大家注入強心針,不過也不免令人懷疑,難道「供應鏈去台化」只是個假議題嗎?
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採訪時指出,供應鏈去台化確實有相當的難度,她說明,台灣目前處於全球半導體產業的至高點,10奈米以及7奈米製程供應全球的比重分別為69%及78%,未來要量產的3奈米製程,可幾乎拿下全球98%的市佔率,目前製程的良率、產能的規模,還有量產的穩定性來講,台積電皆優於三星以及英特爾。
除了先進製程外,劉佩真表示,台灣握有6成以上的晶圓代工產能以及IC封測,兩者皆位居全球第一大的地位,在IC設計方面,不僅超過2成以上的水準,甚至在各類型的晶片應用上也很分散,可提供多元化的晶片選擇,加上台灣半導體性價比高,歐美國家生產的晶片相對昂貴,「現階段全球通膨高漲之際,若有去台化的情形,將會影響終端產品在未來的售價,且不利於品牌廠商的銷售。」
9月出口跌幅重 經濟學者:可能只是個開始
今年上半年,台灣出口表現強勁,從3月到8月,每個月出口到美國的金額,大約皆超過400億美元,然而,9月卻一口氣降至375億美元,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執行長吳大任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時表示,這是蠻重的跌幅,「是一個警訊,而且可能只是個開始」,台灣的出口受美國影響甚鉅,美國接下來11、12月將持續升息,加上今年以來已累計升息12碼,「預估今年第4季,甚至到明年的出口的情形不會太樂觀」。
吳大任指出,目前看起來,台灣訂單雪崩式下跌是受全球總體經濟影響較多,「與地緣因素不太有直接的關係」,故要靜待美國開始調整貨幣政策方向時,台灣的出口才會有機會慢慢改善。
他進一步提到,此次訂單下跌,台積電勢必也受到影響,尤其是在成熟製程方面,因有能力生產成熟製程的廠商數量不少,面對全球終端需求降溫,訂單消失,市場上的競爭必定愈演愈烈,恐影響台積電的營收。
台灣半導體地位難取代 學者仍籲去台化趨勢需留意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吳大任針對去台化議題表示,台積電的產品系列完整,且與其他重要大廠擁有無可取代的先進製程,很多國家都意識到晶片製造的重要性,將來或多或少一定都會瓜分掉台灣在地的生產,但半導體從設廠到開始營運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也不見得能夠建構出像台積電這麼優質的團隊,台灣的工程師刻苦耐勞,薪水又高,歐美國家的勞工意識較強,未來美國、歐洲,或是日本若將生產拿回各國,能否成功複製或是超越,仍有很大的變數。
近期,美國祭出晶片法,打壓中國半導體供應鏈,劉佩真表示,各國難免會擔心台海軍事上的緊張氛圍,若此情形轉趨常態,後續外資到台的投資狀況、考慮增加第二供應的代工來源、轉至台灣的訂單減少、要求台灣產值分散等壓力很有可能會逐步浮現,現階段台灣供應鏈仍在全球制高點,「但去台化趨勢仍需留意,這可能是示警未來半導體的競爭不再只停留在業務與技術,更多的是地緣政治上的考量」,因此無論有無去台化現象,台灣皆需慢慢學習承擔整體風險趨勢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