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莎「共伴效應」發威!北部山區總雨量900毫米恐往上調

▲尼莎颱風帶來劇烈降雨,山區已經有多處坍方落石。專家提醒,近期地震頻傳,若持續強降雨山區要留意恐釀災。(圖/甲仙工務段提供)
記者張勵德/綜合報導-2022-10-16 10:56:00
尼莎颱風從巴士海峽南端通過,暴風圈外圍其實距離台灣還有大約150公里左右,基本上直接侵襲台灣機率並不高,但距離颱風超過500公里外的北台灣卻出現猛烈降雨,這就是典型「秋颱」的影響,也就是颱風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輻合產生「共伴效應」帶來豪雨。氣象專家、中央大學大氣系兼任副教授吳德榮提醒,目前的降雨機制還在持續進行中,預計北方的冷空氣明日逐漸南下之前,北台灣的強降雨還會維持至少24小時,加上今年以來地震較多,近期也有連續性降雨,提醒山區要特別嚴防土石流或落石坍方危害。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曾在「三立準天氣,老大洩天機」專欄中表示,「秋颱」在氣象局的定義是指颱風逆時鐘旋轉的環流,其東側的偏南風,若遇上東北季風挾帶冷空氣,暖溼空氣受到冷空氣強迫抬升後形成滯留鋒,經常在離颱風中心最遠的北部發生持續性的大量降雨,並帶來淹水災害。所以「在秋天生成的颱風」未必都是秋颱,有時候進入冬季生成的颱風,若符合上述特性,仍會被稱為有「秋颱效應」。

吳德榮表示,這次尼莎颱風對台灣的威脅,民眾千萬不要以為僅有巴士海峽的海上警報而已。尼莎對台的影響有3個「典型秋颱」的特徵,包括其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的「共伴效應」,在距離颱風中心較遠的北部、東北部及東部產生「致災性」的大量降雨。其次是暴風圈雖未觸及陸地,但共伴效應造成「氣壓梯度」增大,為暴風圈外的地區、無論是海面及陸地上,都會帶來不遜於暴風圈內的強風。最後是東北季風後有冷空氣南下,週一、週二北台將轉濕冷。

吳德榮強調,目前強降雨機制都沒有太大的變化,要等到明日下半天尼莎逐漸移動到南海遠離後,加上北方冷空氣明天下半天南下之後,北台灣的雨勢才會稍微趨緩,也就是說,北台灣的強降雨至少還要維持24小時,期間若有比較強的對流移入,很可能都有時雨量70~80毫米的劇烈降雨,長時間累積下來威脅相當大。「目前氣象局預估台北、宜蘭山區總雨量900毫米恐怕不夠,後續勢必還會再往上調整!對山區的威脅相當大,千萬不容小覷。」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至於明日是否有放颱風假的可能性?根據氣象局預測資料顯示,目前各地風力預測最大陣風大約只有7到8級,平均風大約5到6級,因此尚未達到放假標準。至於雨量部分,由於北台灣部分山區雨勢相當劇烈,且有不少坍方落石及土石流災情傳出,各地方政府可視災情狀況給予部分地區放假,後續還要再觀察。

▲氣象局預估台北、宜蘭山區總雨量上看900毫米,但依照目前降雨趨勢,恐再往上調整。(圖/翻攝中央氣象局官網)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民調中心

  • 網友呼籲修法,「虐童致死者唯一死刑」」,你支持嗎?

    支持,虐童致死唯一死刑,才能有效嚇阻。
    反對,威權時代才有唯一死刑,法治國家還是應讓法官有量刑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