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慶的亮點,毫無疑問是日本橘高校的演出。在「橘色惡魔」的旋風下,蔡英文總統的國慶演說,反而不那麼受到媒體和民眾的注意。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蔡英文總統昨天以「給世界一個更好的臺灣—堅韌之島、韌性國家」為題發表國慶演說。今年蔡總統國慶演說提及「中華民國」3次、「中華民國台灣」3次、「台灣」48次;除了「中華民國」比去年少了3次之外,後兩者出現的次數與去年相同,媒體報導則多著重在「四大韌性」以及「第七十三個國慶日」。雖然表面上總統國慶談話仍然是對抗性十足,但在兩岸緊張情勢急遽升高,國慶談話在兩岸關係整體的調性,明顯比前幾年來得軟一些。
回顧蔡總統歷年國慶演說的兩岸談話,上任第一年、2016年的重點是「尊重1992年兩岸會談的歷史事實」,除了表明善意不變、不會在壓力下屈服、更不會走回對抗的老路,更強調「維持現狀」有積極的意義,要推動兩岸建設性交流對話,見扣可長可久的兩岸和平穩定關係。
2017年則以兩岸交流30週年為主軸,除了重申善意不變、承諾不變、不對抗、不屈服之外,也表示應該珍惜30年來得來不易的成果及累積的善意,在既有基礎上,尋求兩岸關係的突破。除此之外,蔡總統還提到從2011年開放陸生來台,看到兩岸年輕人相處,對彼此的差異有所理解,也對打造更美好和平的世界,培養出一些默契。
2018年蔡總統的談話變得略微強硬,不再談善意、承諾,改稱「不會貿然升高對抗,也不會居從退讓」,並強調「不會背離民意,犧牲台灣的主權」。
2019年初習近平發表「習五點」,蔡總統因此「撿到槍」,國慶演說也變得強硬許多。當年蔡總統就以「堅韌之國 前進世界」為題發表的演說,和今年的「堅韌之島」概念相近。這次的演說也第一次出現「中華民國在台灣屹立七十年」的概念,並以「中國」取代「北京當局」,除了拒絕「一國兩制」、批評中國的威脅和文攻武嚇、呼籲國人團結之外,完全不見任何向對岸喊話、表達善意、期望交流的字眼。
2020年蔡總統連任、新冠疫情發生,蔡總統的國慶談話較前一年緩和,以對岸領導人表示「中國永遠不稱霸,不擴張,不謀求勢力範圍」破題,表示希望「這是真正改變的開始」,北京如果能夠正視台灣的聲音,改變處理兩岸關係的態度,促進兩岸和解和和平對話,相信一定可以化解區域緊張局勢。蔡總統也提到,不冒進、相互尊重、善意理解等字眼,必表示「在符合對等尊嚴的原則下,我們願意共同促成有意義的對話」。
去年蔡總統除強調「兩岸解決分歧,必須透過平等談話」之外,也重新出現「善意不變、承諾不變」,但又同時強調台灣人民不會在壓力下屈服,中國所設定的路徑裡頭,不會有台灣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更不會有2300萬人的主權。這次演說出現5次「七十二年」的字眼,以及「堅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被質疑是「兩國論」的翻版。
歷年蔡總統的國慶演說,都沒有兩岸關係的專節,而是在「區域情勢」底下談兩岸關係。但今年蔡總統的國慶演說中,首次出現「維持台海穩定和平,是兩岸共同責任」的專節。從內容上來看,「中國」的稱呼沒有在這次演說中出現,「北京當局」出現4次,除了強調「兵戎相見,絕對不是兩岸的選項」,也又重新出現「兩性互動」、「健康有序交流」等正面字眼。
蔡總統過去兩年強調的「平等對話」,在今年也變成「在理性、平等及相互尊重下,我們也願意和北京當局,尋求雙方可以接受,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的方法」。從「對話」到「方法」,這兩者之間的落差是非常大的。所以無論從用詞、調性、姿態上來看,蔡總統今年的國慶談話,都比去年和緩非常多。
面對49天後的「九合一」大選,民進黨仍然希望以「抗中保台」來凝聚基本盤。但從蔡總統的國慶談話可以看出,在對岸軍事威脅不斷升高的情況下,政府實在沒有底氣像過去兩年那樣操作「芒果乾」。這對今年「九合一」大選和明年總統大選,都會有關鍵性的影響。
●作者:單厚之/資深媒體人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