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六(1)日陳時中競選總部成立,不僅綠營大咖齊聚力挺,就連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衛福部長薛瑞元、衛福部次長李麗芬、疾管署長周志浩都到場支持。對陳時中和民進黨而言,此舉有助於鞏固陳時中防疫英雄的形象,對陳時中的選情也有幫助。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實際的情況顯然並非如此,指揮中心當天沒有舉行記者會,卻全部跑去支持陳時中,隨即引發「指揮中心是陳時中第二個競選總部」的質疑。雖然陳時中說「老朋友來打打氣是應該的」、王必勝說「指揮中心是全民的」,薛瑞元更語帶不屑地諷刺國民黨「又有人在作夢」,但整體的討論很明顯都不是正面的,對陳時中和指揮中心都沒有加分。
指揮中心這些人去了,其實不如不去。
在陳時中辭去衛福部長和指揮官職務之後,指揮中心的存在感大幅降低,電視台不再大段大段的直播指揮中心的記者會,報紙也很少以大幅版面報導指揮中心的政策,少數的例外大概則多是「朝令夕改」、「政策紊亂」、「窒礙難行」之類的。民眾唯一關心的問題只剩下,指揮中心何時宣布解封、何時可以正常出國。
前兩天,王必勝在回應媒體有關「指揮中心裁撤」議題時表示,如果指揮中心現在解散,很多疫苗、藥物「立刻不能用」需銷毀,所以指揮中心不能撤。結果遭到醫界瘋狂打臉,搬出法條說EUA的法源是《藥事法》,跟指揮中心存廢根本無關。結果王必勝今天就改口稱正在研擬EUA跟指揮中心脫勾,改搬出「七大工作重點」,強調指揮中心續存的重要性。
民進黨要指揮中心續存,是因為指揮中心有《特別條例》賦予的「權」和「錢」,能夠在選戰中發揮一定的作用。但民進黨也一如既往地,輕忽了指揮中心的負面效應。
陳時中在競選總部成立大會上,痛批國民黨煽動對立、操作仇恨,但陳時中的仇恨值,幾乎無一不和指揮中心有關。如果不是過去在指揮中心的作為,就不會有疫苗封存30年的議題;如果不是因為指揮中心,就不會有周玉蔻痛罵慈濟的問題,更不會有後續張淑娟的風暴;如果不是因為指揮中心,就不會有小吃店賣快篩的問題;如果不是因為指揮中心,就不會有婚外情當指揮官的爭議。
民進黨真的快把這場選舉打成防疫的「信任投票」,但現在的指揮中心和陳時中,早就失去了防疫的光環、早就不是全民激賞的防疫英雄,否則陳時中的選情也不會落到如此的地步。陳時中和指揮中心也不用因為賴清德一句「台北市是疫情的開始」,左支右絀3天還找不到說詞可以圓回來。
當全世界都已經解封的時候,指揮中心的持續存在、仍舊掌握超大的權限,正不斷提醒國人,台灣的防疫並不成功,我們距離其他的正常國家還很遙遠。如今的指揮中心,並不是陳時中和民進黨的勳章,而是失敗的烙印。今天的指揮中心在多數國人的眼中,早已是質疑多於感激,疫情越接近尾聲,防疫過程中的疑點,就越讓人難以釋懷。
不分藍綠應該都會同意,如果陳時中早在4月疫情再起之前就辭職參選,處境一定比現在好得多。
同樣的道理,指揮中心越早解散、越早讓民眾的生活恢復正常,民進黨的支持度也會越高。
但習慣於掌握權力,動不動就把公權力用到極致的民進黨,早已把權力當成一種信仰。既然權力用到極致可以改變2019年民進黨總統初選、可以改變2021年「四大公投」、2022年中二補選,沒有道理這次會失靈。相信權力可以改變一切、改變民心、改變民主的民進黨,自然不願、不敢、也不會鬆手,會持續不斷的把權力最大化,直到選民做出最終的審判為止。
●作者:單厚之/資深媒體人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