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東京25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政府將在9月27日為前首相安倍晉三舉辦「國葬」,日本學者分析,首相岸田文雄政府之所以堅辦國葬,主要著眼「弔唁外交」,即使現在民意反對聲浪高漲,也已是箭在弦上。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安倍7月8日在奈良市進行街頭輔選演說時,遭槍手持改造槍枝槍擊身亡。岸田內閣7月22日決定9月27日為安倍舉辦國葬,地點在東京都內的日本武道館。
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日文版日前一篇專文指出,國葬預料會有來自全球各國的政要參加,不僅是向全球展現主辦國的國力,也是反映出該國國情的重大事件。
不過,岸田這次決定為安倍舉行國葬,引發日本社會兩極意見,且愈接近國葬舉辦日,各項民調都呈現出反對意見多於贊成意見的結果。
● 日本二戰後廢止國葬令
國葬指的是對國家有功者過世時,由公費所舉辦的葬禮。日本在二次大戰前是依「國葬令」舉辦國葬,但戰後已廢止,且在安倍國葬之前,日本政府僅在1967年為前首相吉田茂辦過一次國葬。
其實對日本人來說,國葬制度化後的歷史並不悠久。日本中央大學文學部教授宮間純一日前接受日本放送協會(NHK)訪問時說,日本國葬最早的例子可追溯到1883年過世的右大臣岩倉具視。
他說,日本1885年採行內閣制後,國葬對象先由內閣會議決定,最後由日皇做裁決。至於法律上的依據,則是到1926年公布「國葬令」後才有正式法律定位。
宮間說,國葬在二戰前及二戰期間,都是由日皇賜予的形式舉行,對象為對國家或日皇有功的人,也就是說國葬是「日皇及國民共同哀悼功臣的場合」。
他說,從結果來看,國葬在過去的大日本帝國下,有著團結國民的功能;而作為歷史遺物,國葬的作用已經結束。
宮間說,國葬令在二戰結束後的1947年底已失效,雖然之後也曾在政界被討論過,但至今依然未法制化,連過去的吉田茂國葬也不是依法舉行。這次安倍國葬是依據內閣會議決議舉行。
宮間說,根據吉田茂國葬當年的新聞報導,場內有來自國內外約6000名賓客出席,場外也有約8500人聚集,另有約7萬人聚集在前往武道館的街道兩旁,場面確實相當盛大;但當時有不少反對舉辦國葬的人士,也有許多人對國葬不太關心。
等到前首相佐藤榮作1975年過世時,日本也曾就是否舉辦國葬進行討論,但經過上次為吉田茂舉辦國葬時的討論後,這次無法再忽視反對派人士想法,所以最後未能為佐藤榮作舉辦國葬,而是採用「國民葬」。
● 辦不辦國葬 問題出在無明確標準及法律
宮間說,要不要為曾任首相者舉辦國葬的討論,過去跟現在都差不多,問題都出在日本並沒有明訂國葬對象標準,也沒有相關法律。而二戰後無法將國葬法制化,也是因為擔心訂定對象標準可能會讓問題政治化,因此一直以來都相當慎重。
宮間說,日本戰後曾任首相者的葬禮,大致可分為3種,分別是「國葬」、「國民葬」及「內閣與自民黨合同葬(聯合葬禮)」。
在安倍之前,國葬只有吉田茂一個前例。國葬由政府主辦,費用全數由公費支應;這次安倍的國葬經費也是全額由中央政府負責。
國民葬的前例之一是佐藤榮作葬禮,當年由政府、自民黨及自願參與的國民共同主辦,大部分經費由中央負擔。
至於內閣與自民黨合同葬是從1980年的大平正芳以來近年的主流葬禮,由政府及自民黨等政黨共同主辦,部分費用由中央埋單。
● 國葬的外交意義
而岸田政府這次決定為安倍舉辦國葬,其中一個重要目的是著眼「弔唁外交」。
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御廚貴說,岸田內閣在7月決定9月舉行國葬,這種將日期訂在兩個月後的作法,可以說就是希望國外重要人士來參加。
他說,吉田茂國葬是在過世11天後舉辦,如果安倍國葬仿照吉田茂的話,國外重要人士大概就無法出席。
御廚貴說,如果只是要以國家立場表達敬意與弔唁之意,就不需要把國葬時間訂在兩個月後。所以在思考把國葬用在對外方面的優點時,就會變成大家所說的「弔唁外交」。
他說,在安倍過世前,日本近期沒有進行「弔唁外交」的機會,最近一次就是天皇過世時,所以才會想把安倍葬禮以國葬形式進行「弔唁外交」。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御廚貴說,雖然感覺岸田希望利用這個場合跟各國領袖會面,透過建立個人關係展開領袖外交,但事實上現任領袖前來的人數不多,很多國家都是派卸任領袖出席,若還要說是弔唁外交的話可能又有點不太一樣。
面對社會意見兩極及在野黨質疑,為何不取消國葬改成「內閣與自民黨合同葬」?御廚貴說,畢竟日本政府已通知各國,海外政要也都準備出席,所以如果因為受到國內輿論批評就要取消的話,可能會造成國際信用受損,「事到如今不可能不辦國葬形式的葬禮」。(譯者:黃名璽/核稿:陳昱婷)111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