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旅遊/力推綠色遊程遇瓶頸 業者:民眾應要共襄盛舉

▲老牌本土旅行社受訪坦言,其實要做到低碳環保遊程對於業者來說不是難事,有很多永續作為都能從小地方做起,然而消費者是否買單才是重點。(示意圖/NOWnews資料照)
記者黃仁杰/專題報導-2022-09-25 15:58:58
疫情持續至今兩年半的時間,觀光產業好不容易等到邊境解封、團體旅遊即將開放,不過消費者的旅遊消費模式也產生改變,隨著全球吹起綠色永續風潮,旅遊業者也要因應國際趨勢設計商品。但老牌本土旅行社受訪坦言,其實要做到低碳環保遊程對於業者來說不是難事,有很多永續作為都能從小地方做起,然而消費者是否買單,才是推行永續綠色遊程遇到的困難。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可樂旅遊總經理李季柏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採訪透露,去推廣這樣的觀念或是旅遊方式,低碳環保、環保旅店、要申請其實並不難,當然業者的成本勢必會提高,但這還是其次,「重點是消費者要買單啊,再綠色都要顧及效費者的感受,業者必須要顧及『通常價值』。」像是飯店一定要提供瓶裝水,甚至要比拚備品的品牌,或是一定要專車接送等等。

李季柏進一步說明,在未來環保的確是一個趨勢,但很多事情要從小地方做起,像是有些旅館不提供一次性備品,關鍵是要改變大眾的想法,「要消費者要願意共襄盛舉,而不是業者一廂情願」,當我們組裝成商品,要被市場檢驗時,考驗的就是消費者的選擇,其實現在綠色旅遊觀念的普遍性還沒有那麼高,「他可能平常願意帶環保餐具、自備購物袋,但是當你出去旅遊的時候是不是還想要那麼做?這其實是兩件事情」。

對旅行社來說,公司行號、學校、機構的團體旅遊客絕對是每年重要的收入來源,「像是國內旅遊不提供紙本,出團資料電子化,其實大部分的單位還是不買單的。」不過,李季柏也不悲觀,畢竟綠色永續並不是去大自然就叫綠色旅遊,而是在整趟行程中,是不是能試圖辦得到環保減碳,在各方各面盡力做到,從小事情開始做起,這些小事情累積多了也是個不錯的貢獻,像是安排在地友善的餐廳,走的是大自然的行程,提供桶裝水讓客人補充而非提供瓶裝水,慢慢從部分的遊程中換掉一些高碳排行程,但目前看來消費者的理解和接受度並沒有那麼強,現在就是需要持續的大力推廣。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李季柏指出,綠色旅遊是是小眾市場,但是他很多元,或許沒辦法像主流一樣發展,但絕對可以永續。(圖/NOWnews資料照)
而在疫情席捲全球的兩年半的時間裡,本土旅遊業者也沒有就此「躺平」,反而藉由更深度、精緻的探索各地,進而發現許多以往被忽略的旅遊遺珠。李季柏舉例,台東縣剛落幕的臺灣國際熱氣球嘉年華,周邊攤位賣的東西重複率不高,地方政府更有保留給本地的攤商,有很多方式,都可以把台灣的各種特色做得很精彩,台灣其實有很多這樣的好的實力,真正的台灣價值,因為疫情開設的很多國內旅種的特別團,包含把員工旅遊從海外轉移到國內,預算比較多,也讓業者發現了很多很多台灣不一樣的東西。

「民間的嗅覺比政府敏銳很多,很多正在蓬勃發展,過去旅行業者其實都著重在世界的各個角落,在疫情下也算是因禍得福,有時間停下來,回過頭來用去經營世界的方法經營台灣,發掘很多不一樣的新鮮體驗,推出了很多系列團,發現了很多台灣很好的景點或是體驗。」李季柏指出,產業很難用一種商品跟所有人對話,所以也試著透過一些不一樣的商品種類來和消費者溝通,也有中小企業願意支持,其實這些東西都是小眾市場,但是他很多元,或許沒辦法像主流一樣發展,但絕對可以永續,擁有對這塊土地的熱情,「我們也向消費者溝通,世界很大,台灣很美!」即使境外旅遊是旅遊業盈利不可或缺的大餅,但日後還是會繼續經營國內,用一些比較小眾的商品,希望可以服務特定的消費者和支持特定的品牌合作,介紹台灣特殊的節慶、特別的旅遊方式。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