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news今日新聞》今(18)日舉辦「跨世代論壇」,其中,第三場座談會以「青年參政年齡限制如何放寬」為題,邀請到民進黨立委蔡易餘、國民黨立委陳以信、民眾黨立委賴香伶、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邱師儀、以及「青年代表」台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長張育萌共同與會。張育萌提到今年3月,國會不分黨派,一起跨越歧見、投下同意票,呼籲各候選人無論參與什麼樣的選舉,都應該要用最積極的方式宣傳18歲公民權的修憲案,「讓全民投你一票,也投年輕人一票」,此外,他也表示「此次選舉不必要有歷史罪人」,台灣的民主也還年輕,面臨很多考驗,盼大家一起用青春為台灣寫歷史。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NOWnews今日於台北喜來登飯店舉辦跨世代論壇,針對青年參政現況與展望,規劃3場座談會,估計有超過150名學生參與,其中更邀請總統蔡英文、國民黨立委蔣萬安、衛福部前部長陳時中,以及朝野立委、議員等政壇新星,齊聚一堂值面青年,促進世代議題討論。
立法院於3月25日三讀通過「18歲公民權修憲案」,並將通過憲法修正案的複決案投票日期,定於今年11月26日,與年底九合一選舉同日舉行投票,而此公民複決的門檻高達965萬票。
「跨世代論壇」下午進入第三場論壇,以「青年參政年齡限制如何放寬」為題展開座談,張育萌首先提到,兩年前也曾與其他委員一起報告在修憲委員會裡,各個委員可以怎麼一起落實對於年輕人的承諾,以及對立法院的期待,今年3月終於看到國會不分黨派,一起跨越歧見,一起投下同意票。他回首那一週,身邊同樣在關心議題的朋友各個充滿焦慮,「他們在等候選人在電視、網路媒體上,是否積極表態,並出席院會投下同意票。」
張育萌開玩笑地說,「第一次看到18至19歲的年輕人這麼會算數,這麼懂憲法」,甚至把立法院的修憲程序背得滾瓜爛熟,開始計算到底要幾位委員出席,且在全部投下同意票的情況下是最保險的。
他進一步回憶,院會投票的前一天晚上,分布在全台灣各地的年輕人,無論有無超過18、19歲,都自發性的到立法院等待結果,「這就是世代正義,以及對國家理想的追求」,過去這樣的情形很少見,因為年輕人不知道如何參與公共事務,而非政治冷漠。
張育萌指出,過去大部分在區域選區裡選出的民意代表、政治首長,對於年輕人的承諾大多千篇一律,不外乎是青年住宅、創業、就業、就學問題等,2018年時,台灣青年民主協會發起「青年返鄉列車」,年輕人除了回家鄉投票,也更敢對候選人們提出政策上的要求,而候選人也開始意識到年輕人會返鄉投票,因此更願意了解年輕人的需求,並做出更多的承諾,「這才是民主社會中的正向循環。」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年輕人崛起,開始監督政黨、候選人,然而,「台灣仍有些制度需要大家關注」,他表示,此次修憲案就是其一,從選舉前討論到被選舉權,有些長輩對於18歲擔任民意代表或縣市首長有些疑慮,「這其實是一個很反制的說法」,如果認為此人不適合擔任任何的政治代表,不投票給他或是說服身邊的人即可,而非限制他的參選資格,這是民主國家本來就該經歷的理性辯論過程。
張育萌說,過去的修憲從未有一次是全台灣人民一起來經歷民主的洗禮,2002年,當時的總召柯建銘提出18歲公民修憲案,當中就已提出憲法應該是一個可接納更多元聲音的根本大法,經歷20年,各黨跨越不同的歧見,達成相同的共識,因此年輕人更加期待,各候選人無論參與什麼樣的選舉,都應該要用最積極的方式宣傳18歲公民權的修憲案,「讓全民投你一票,也投年輕人一票」。
張育萌表示,青年投票率、公共事務參與率低「這是一個歷史共業!」2020年蔡總統宣示終於要憲改的工程,然而,第9屆的立法院也實際進行過18歲公民權修憲討論,「當時功虧一簣」。他認為,從前許多年輕人開始想要參與公共事務時,卻猛然發現,好多事情都被前人準備好了,在此前提下,年輕人參與公共事務的意願當然較低,因此他呼籲大家應該要去思考「到底該留下什麼給10年、20年後的年輕人?」
張育萌提到,現在有非常多的青年組織實際走進資深長輩會出現的地方與其交流,甚至回家與家人們共同探討時事、政治議題,「這是青年的轉變,民主的深化!」他回憶2015年修憲失敗,立法院外的年輕人貼上「歷史罪人」的布條,張育萌說,大家現在正站在歷史的浪尖上,「此次選舉不必要有歷史罪人!」
他最後分享3月25日時,一位來自枋寮的學生搭夜車北上等待院會投票結果,問他為何願意不遠千里北上,學生回答自己還年輕,還能用青春為台灣寫歷史。張育萌說,台灣的民主也還年輕,面臨很多考驗,盼大家一起用青春為台灣寫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