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news 今日新聞

台灣產業移工的管制與保障 論壇一次看

▲漁工「以船為家」,居住品質低落。外籍漁工示意圖,非當事人。(示意圖/記者葉正勳攝影)
▲漁工「以船為家」,居住品質低落。外籍漁工示意圖,非當事人。(示意圖/記者葉正勳攝影)
記者賴正琳/綜合報導-2022-08-05 19:36:53
今(5)日在國立政治大學舉辦的《產業移工之管制與保障論壇》順利落幕,該論壇為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委託、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台灣產業移工管制與保障之比較研究」,共有三個課題,包括台灣產業移工的管制與保障、從國際公約看台灣產業移工的管制與保障及從其他國家法制看台灣產業移工的管制與保障。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國際公約看台灣產業移工的管制與保障」由陳貞如副教授所主持,外籍漁工人權組織秘書長黃昱中律師當引言人,黃昱中律師過去曾參與「權宜船外籍漁工受困港口記者會」,對於外籍漁工被剝削、打壓和歧視的處境有十分多的心得和感想。

黃昱中表示,投資漁船主管機關是漁業署,質疑多次漁業署到底有無專業或適當性?台灣人把資金拿到國外去,進場條件非常鬆散,卻不管勞動條件,不用遵守法規,對洗漁以外之不法行為毫無管制、不調查,讓這麼大金流在外面,實在是不可思議。

▲黃昱中律師過去曾參與「權宜船外籍漁工受困港口記者會」。(圖/報系資料照)
▲黃昱中律師過去曾參與「權宜船外籍漁工受困港口記者會」。(圖/報系資料照)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事實上,從國際公約看台灣產業移工,會發現有一些漏洞。監察院委員王幼玲在近期糾正苗栗市政府歧視移工的行徑時,認為「由於政府機關帶頭污名化移工的差別待遇,引來多間國際媒體報導,甚至被列入國際特赦組織(AI)及美國國務院公布的年度人權報告,嚴重影響我國人權形象。」

2020年9月,美國公布之「童工或強迫勞動生產之貨品清單」首度列入台灣遠洋漁獲、成世界認證「血汗海鮮」。2021年5月監察委員王幼玲、王美玉、蔡崇義發布調查報告,更由多名外籍漁工指證連續工作最高28小時、數十名工人搶食只有3至5人的飯菜、漁工被船長打死,屍體跟漁獲冰一起等台灣漁船慘況,國家人權委員會多年來積極消弭歧視,無奈仍有許多憾事發生。藉由論壇,讓大眾重視移工在台灣的人權議題,相當具有啟發意義。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