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陸續解除防疫禁令,但台灣邊境解封卻仍無時間表,也未見新冠肺炎法定傳染病等級調整跡象。對此,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採訪時認為,新冠肺炎法傳等級還不降為四類可能有三因素,他也建議,降級與開放國門可不必同調,8月底就是「3+4」改「0+7」的好時機。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新冠肺炎爆發至今已2年多,外國接連開放邊境,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近日表示,國際疫情仍在高峰,確診數都還在上升,還要觀察疫情高峰、死亡率與重症率等需要一併考量,還無時程表。而新冠肺炎現為第五類法定傳染病,即使許多專家呼籲即刻就能降級,可指揮中心也遲未鬆口降為第四類時間。
對此,陳秀熙分析降級與否有三個因素,首先是民眾是否能適應醫療量能恢復到正常,「這個就是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若醫療量能還沒回歸正常,大家就會採取比較高的規格。
陳秀熙指出,第二個因素是追加劑施打,現在老年族群施打第四劑比例並不高,特別是高危險族群第四劑僅接種20%到30%,另額外的第三個因素為BA.4、BA.5的入侵還是一個未確定因素,不過台灣可以採取比較主動積極的控制方式,讓民眾不用這麼恐慌。
針對邊境解封,陳秀熙認為,可不必與降級時間一致,「通常我認為境外開放會早於今天的我們認為五類降為四類」,而8月底可以檢視台灣疫情狀況,就是適合「3+4」變成「0+7」的好時機。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面對新冠肺炎病毒不斷變異,陳秀熙也喊話「3件重要的事情」,首先是要讓脆弱族群、社經地位較低族群回歸醫療常規化,其次民眾必須從清零心態走向共存,第三則是決策者必須要適時面對變種病毒,將新冠肺炎從第五類法傳降為第四類,轉為地方流行社區監視,才能兼顧重症減害,並讓民眾回到正常生活型態軌道。